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盛泽印染企业的厂区与居民区、商贸区混杂,交通十分拥堵,受印染废气、噪声等影响,居民投诉仅2015年就达300多件,当地居民要求搬迁的呼声较高。为此,盛泽镇拟将全镇印染企业搬迁到纺织循环产业园,进行集中管理。产业园建成后,根据企业排污量大小和企业规模进行合并,计划由原来的30家削减到24家左右。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造成无锡城区停供自来水,引发全国关注。
省人大当年紧急修订《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严控制污染以应对太湖水危机。修订后的《条例》自2008年6月施行至今已近10年。财新记者获悉,由于多地反映《条例》第四十五条当年为铁腕治污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导致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无法改建,江苏省法制办正在征求意见修订第四十五条。
据《条例》,太湖流域的范围是太湖湖体,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和丹阳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句容市、高淳县、溧水县行政区域内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所在区域。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为太湖湖体、沿湖岸五公里区域、入湖河道上溯十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二级保护区为主要入湖河道上溯十公里至五十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其他地区为三级保护区。由于磷、氮排放是造成太湖蓝藻爆发的重要原因,《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在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
也就是说,在无锡、苏州两市全市境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无锡、苏州两市认为,虽然第四十五条在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时起到了铁腕治污的作用,但是十年过后,第四十五条不仅不能保护太湖,还阻碍了太湖环境改善,亟待修订。
无锡市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修改理由
在《条例》于2007年修正之前,太湖流域范围内已存在大量的排放磷、氮的企业和项目,由于《条例》第四十五条严格禁止排放含磷、氮企业和项目的改建,致使大量涉磷、氮项目的改建环评报告无法得到批准,改建工程无法实施。据统计,仅无锡市范围内,就有相关企业414家(其中印染企业369家,造纸企业15家,电镀企业30家)。“也就是说条例把原来的污染存量给冰冻住了,对整个太湖流域的污染减少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还是维持着十年前的状况。”一位无锡市政府相关人士对财新记者说。
他介绍,无锡市相当部分企业已进行不同程度的技术改造,然而受制于第四十五条,技术改造是违法行为,企业即使进行了减少污染的改建工程,也无法办理环评手续。更尴尬的是,环保部正在分行业核发排污许可证,2017年将完成化工、印染、制革、农副食品加工、农药、电镀等行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而环评是企业办理排污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企业没有环评,则无法办理排污许可证。将来企业没有许可证而生产排污,则又是违法行为。
当地认为,无锡产业升级受阻的原因之一:就是《条例》的第四十五条!
无锡市政府认为,第四十五条严重制约了太湖流域产业升级。无锡近年来出现了一批物联网相关企业、集成电路企业等新兴产业企业,但其对无锡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仍逊于传统产业。截止2017年2月,无锡大市范围共有A股上市公司112家,这112家上市公司偏重于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电气设备等传统制造行业,而新兴产业如物联网、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占比则比较低,无锡产业升级缓慢。集成电路产业因工艺特点须排放含磷、氮废水,第四十五条导致大量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企业项目无法落地。此外,汽车整车制造等行业也因排放含磷、氮废水的原因难以上马。
“我们建议修改《条例》,不是为了让环保给产业让路,我们的大原则还是想在当前存量的基础上减少磷、氮排放。”上述无锡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建议修改后的《条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等量替换的方式,上一吨磷、氮排放项目之前,先去一吨磷、氮排放的老项目。如果是一些老的行业,像印染,电镀等等,改建按照一比二,新建按照一比三进行替代。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是中国重要的纺织品基地。
无锡市的邻居苏州市也受第四十五条影响。以苏州吴江区盛泽镇为中心的纺织集群共有织机25万台,年产量超250亿米,占全国总产量的近60%。其中盛泽镇有织机13万台,年产量超130亿米,有从纺丝(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到服装制成品的产业链。
在产业链中,印染行业技术含量高,是整个产业中举足轻重的一环。据苏州市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关于吴江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情况的汇报》,盛泽现有印染企业30家,各类印染设备4450台。
据苏州市政府相关人士介绍
印染设备有个关键参数叫浴比,指的是在一个染缸里染色,布料和所用的水的比例。浴比为1:6意思就是布料的分量是一份,所用的水要达到6份。目前盛泽印染企业设备浴比普遍在1:8到1:10左右,国际上也有相关设备,可以帮助企业做到1:6,甚至1:5到1:4。从1:10降到1:5的话,就是说同样做一米布,废水排放量降低一半,随废水排放的磷、氮量也会降低一半。
苏州市政府相关人士称,印染企业有很大动力使用更好浴比的设备,以降低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到城镇污水厂之前,企业要投入预处理设施进行预处理,这些设施占企业的土地,还要雇佣员工操作设施,出相关的水电费和购买药剂。预处理完之后还得向城镇污水厂缴污水费,进一步处理到达标排放。最终排放之后,企业还要向环保部门缴纳排污费。因此企业每少排一吨水,相关的费用都会大幅下降。
“然而2008年太湖条例修订之后,购买新设备、更换新工艺都被禁止了,所以现在好多盛泽企业还在用老的印染设备,他们也想用新设备,但是受条例限制改不了。”上述人士称。“如果没有条例限制,上1:6的设备是很快就能做到的事情。”
和无锡类似,盛泽有部分印染企业因为种种原因进行了技改。
“这就很尴尬,他本身是一家合法的企业,提升改造了以后,变成了一家在环保上有瑕疵的企业。”
苏州市官员表示,《条例》也给盛泽当地政府搬迁印染企业入园造成困扰。据上述汇报,目前盛泽印染企业的厂区与居民区、商贸区混杂,交通十分拥堵,受印染废气、噪声等影响,居民投诉仅2015年就达300多件,当地居民要求搬迁的呼声较高。而且由于印染厂建设年代已久,管网陈旧设备陈旧,雨污分流不彻底,给日常监管带来了很大压力。目前印染企业废水排放河道距浙江王江泾(江浙交界断面)不足10公里,排放量为7.6万吨/日,占总污水排放量的83%,对省界断面水质影响较大,省际环境隐患较为突出。
为此,盛泽镇拟将全镇印染企业搬迁到纺织循环产业园,进行集中管理。产业园建成后,根据企业排污量大小和企业规模进行合并,计划由原来的30家削减到24家左右。入园后,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先进设备,染色机的浴比平均达到1:6以下,节省用水量,每年废水排放减少453万吨,COD排放量减少272吨/年。排污口由原来的不足10公里调整至距江浙断面40公里处,将有效改善整体水质,确保江浙交界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但苏州市政府相关人士称,由于印染厂搬迁到产业园属于新建,被《条例》第四十五条禁止,因此产业园环评一直批不下来,产业园停滞于前期筹建状态。“我们去年受中央环保督查,今年有省里的环保督查。没人敢做先上车后买票的事情。”
江苏省法制办已经对《条例》修订有所行动。
环保组织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早在2016年3月,就向江苏省人大环资委、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太湖治理办公室等部门对《条例》存在的一刀切问题提出建议。该中心主任方应君对财新记者称,苏州、无锡不少企业都进行了技改,但是由于《条例》,环评没办法批。如果严格按照《条例》来查,这些企业都是违法的。“政府部门、环保部门都很尴尬。查还是不查?我一查企业怎么过?大部分都对企业技改采取默认态度。”
此外,绿色江南还在其发布的修改建议书中称,《条例》倒逼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搬迁,而准入门槛较低的苏北、安徽等地方又重新接纳了这些被关停的企业,环境污染随着资本市场的转移而转移,如此的发展接力将演变成污染接力。
苏南地区与其它地区相比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整体研发投入水平更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强,更加具备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的实力,更利于产业升级改造,实现清洁生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环境保护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环保政策更全面,园区建设规划更科学,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更健全,更利于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减排。因此,站在全国大环境的角度,不应为了改善太湖流域的环境,单纯的让这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关、停、转、迁,而应推动企业原位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控制和降低排放污染物总量。
目前江苏省法制办已经对《条例》修订有所行动。一位知情人士对财新记者称,省法制办已对常州,无锡和苏州的相关情况进行调研,近日正在对《条例》的修订草案进行第二次征求意见,其中包括对第四十五条的修正。
购买新设备、更换新工艺都被禁止了,所以现在好多盛泽企业还在用老的印染设备,他们也想用新设备,但是受条例限制改不了。如果没有条例限制,上1:6的设备是很快就能做到的事情。
苏州、无锡不少企业都进行了技改,但是由于《条例》,环评没办法批。如果严格按照《条例》来查,这些企业都是违法的。“政府部门、环保部门都很尴尬。查还是不查?我一查企业怎么过?大部分都对企业技改采取默认态度。”
然而,全球最为密集的纺织业生产基地江苏盛泽却因《条例》制约陷入了看似无解的“怪圈”——出于环保需要,织造重镇盛泽亟须对传统印染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同样是因为环保,地处太湖流域保护区内的盛泽印染企业提升改造被法规禁止。
来源:财新网
整理:纺织印染服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