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今年以来,环保风暴席卷了整个纺织化纤行业,不少印染、织造企业都遭受着轮产、限产之痛!
如今,2017年还剩一个月,纺织市场进入“年末大考”,各地环保整治加快进程,罚款,停产、限产,查封,扣押等形式的环境保护措施在不断地升级!
12月,江浙大部分纺织企业将被“轮产、限产、停产”!
南通:关停13家印染企业!
近日,南通市政府组织召开“三行业”整治推进会,总结回顾前一阶段工作,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南通市化工企业关停提前完成全年任务,今年计划关停121家(个),目前已关停122家(个);印染企业关停超额完成全年指标,计划11家,目前已关停13家。
南通警方宣战“利剑斩污”行动工作部署会,即日起至明年1月底,重点整治印染、化工行业!
吴江:每天封停2-3家喷水企业!
11月16日起,吴江平望镇喷水织机整治“减喷”行动重拳出击,镇综合执法局、整治办等部门联合开展攻坚执法整治活动,对位于双浜、端市、中鲈村的3家“黑户”企业的喷水织机进行封停加锁。“减喷”行动将成为长效机制,每天都将对2—3家“黑户”企业的喷水织机进行封停加锁。
余杭:开一停一
紧急通知:8家纺织印染厂(见下图名单),自1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分单日(1、3、5、7、9...)和双日(2、4、6、8、10...)每天轮流停产24小时!每家印染厂共计停产30天和31天!
海宁许村:开四停三
纺织重镇许村镇也发出两张限电通知:自11月16日起至12月底,规下企业每星期三、四、五停电24小时,即“开四停三”。
寒冬将至,
环保风暴并未停歇。
熬过了12月的轮产限产停产,
你以为就结束了吗?
NO!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王炸”出场!
01
这六个区域督察局,由环保部原六大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升级”而来。
经中央编办批复,环保部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由事业单位转为环保部派出行政机构,正式更名为“督察局”。
“督察局”的一大新增职能是承担中央环保督察相关工作,进一步强化督政。这也意味着,中央环保督察将成为常态。从职能来说,“督查”和“督察”一字之差,大有不同。督查侧重于监督企业,督察则强调督政,监督党政机关。
02
近日,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表示:在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结束后,对首轮前四批进行充分总结。梳理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和配套措施,同时已为开展第二轮工作做好了准备。
之前,环保部公开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表示一些企业不深刻汲取被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教训,在三十日的跟踪检查期限结束后,再次出现环境违法行为。为遏制此类行为,新 《办法》中规定对无证排污、多次超标排污、逃避监管方式排污等情形停产整治的期限改为至少为三个月。
03
近日,越南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对越南全境的再生资源企业进行环保大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厂区污水排放系统、生产车间除尘系统、拆解后废弃物的环保处置情况及其加工设施的环保运行情况。受此影响,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应对政府部门的检查,生产加工量有所下滑。
据越南《越南新闻》11月26日消息,越南政府近日出台政府第155/2016/ND-CP法令,提高了违反环保法规的行政处罚力度。根据该法令,个人环保违规行为最高将被罚以10亿越南盾(约合4.44万美元),机构组织罚金最高为20亿越南盾(约合8.88万美元)。
根据该法令,个人违反工业区、出口加工区、贸易区和贸易镇的环保法规,将被处以5百万至5亿越南盾(约合220-2220美元)的罚款。个人违规排污,特别是排放有毒污染物的,将被处以30万到10亿越南盾的罚款(约合13-4.4万美元);个人违法海洋环境保护法规的,将被处以2.5亿至10亿越南盾(约合1.1-4.4万美元)。如为机构或组织实施上述行为,则罚款为个人罚款的2倍。
在2016年的时候,台塑因排污问题在越南被罚5亿美元的事件(2016年6月30日越南政府对于正在越南中部河静省建设大型炼铁厂的台湾最大的化工企业台湾塑胶工业集团处以5亿美元罚款,理由是认为该炼铁厂排放的废水与周边鱼类的大量死亡有关。该炼铁厂原定6月下旬投产,受此次事件影响,将改善环保对策,力争7~9月投产。)发生后,越南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严查和整顿排污企业,涉污企业开始大量引进和采购环保技术及设备,以保障其排污标准符合环保要求。
如果要去国外投资,一定要找一个专业的投资机构或者律师事务所,来帮你去做前期的这些铺路的工作,然后确定投资的风险,再去考虑是否要在那边建厂。
无论是东南亚还是哪里,最起码的就要了解他们那边风俗习惯跟国家的政治和法律,这块肯定要了解,如果对这个不了解就去投资的话,等于是把钱送给他们。
其实海外的市场和国内的市场都是充满挑战和竞争,小编提醒所有的中国企业在越南从事加工的时候,要密切关注当地的相关环保政策。
来源:中国绸都网 纺机网
染化传媒综合整理编辑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