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染化交易市场!   请登录   预注册
 
 关于平台

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放假前夕又涨!纺织老板:每天一睁开眼就是7000元的成本支出!
2018年01月27日 14:41 dyeschem.dazpin.com

中国绸都网 2018-01-26 15:45:02
临近春节,整个纺织市场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以涤塔夫、春亚纺为首的低端面料迎来春节前狂欢,量价齐升,有些厂家甚至封盘不卖,坐等开年后涨价;另一方面是常规面料走货一般,水洗绒、桃皮绒等产品买气不足,不少厂家库存上升明显。

有人欢喜有人愁!面对如此行情,纺织老板们的心态自然表现不一。而在纺织重镇盛泽,一位干了20多年纺织的吴老板正对着一张涨价单叹气!

放假前夕又涨!纺织老板:每天一睁开眼就是7000元的成本支出!

据这位涂层厂的吴老板表示,这已经是一年内第三或第四次上调蒸汽价格。蒸汽上涨3元/吨,算下来每个月在蒸汽上的花费需增加1000-1500元。

从去年开始,受到环保整顿、行业竞争激烈、原料企业话语权增强等因素的影响,成本支出明显上升,可涂层加工费却难以上涨,厂家利润空间明显压缩。“现在谈不上利润了,原材料的上涨基本已经摊平利润了。”

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纺织企业负担情况,中国绸都网在市场上随机选取了150家样本企业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从这些纺织企业的细分情况显示,2017年有近27%的纺织企业认为其原料成本压力还是比较大,15%的企业认为人工成本对其影响最大,其他如染费上涨、赋税压力、低价竞争等,每一条亦是牵动纺织企业生死存亡的敏感神经。

放假前夕又涨!纺织老板:每天一睁开眼就是7000元的成本支出!

事实上,纺织企业成本的上涨已经成为近几年的常态。据商务部盛泽50指数可以看出,今年纺织企业在原材料购入金额上明显超过前两年同期,尤其是进入下半年,涨幅更加明显,最高时(10月)同比上涨了46.4%。

1、原材料成本——涨

棉在吼,涤在叫,人棉在偷笑,涤纶在蹦蹦跳,晴纶在呱呱叫,氨纶在咆哮,染费价格更是嗖嗖跳,运费也在往上飘,原料成本发高烧,环保也跟着凑热闹,前期报价已无效,涨的我们都想不到。

2017年这首《涨价歌》火遍了整个行业。进入2017年下半年,大宗纺织原料进入“高歌猛进”的上涨态势。原材料的不稳定上涨,对企业的伤害值很大,购买同样的原材料,企业要付出更多的资金。

“原料贵了不说,货也不好拿。”在盛泽开厂的张总说道,其实不光光是价格问题,有些规格货源紧俏,导致原先下单后立刻能拿到原料,后来则需要排队十天半个月才拿到货。据悉,2017年以来,以锦纶、氨纶为首的原料价格节节攀升,虽然第四季度有所回落,但是企业成本上涨成不争的事实。

放假前夕又涨!纺织老板:每天一睁开眼就是7000元的成本支出!

放假前夕又涨!纺织老板:每天一睁开眼就是7000元的成本支出!

2、人工成本——涨

人工成本也占了企业成本的一个大头,据吴江一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人力资源贵,还有现在国内的竞争比较激烈,五六年下来我们的普通工人工资要到每月五六千元,工资可以说翻了四五倍。另外纺织企业本身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一高,整个企业成本就很高。”

以盛泽地区为例,普通挡车工工资在5000-6000元/月,技术类的保全工在7000-8000元/月,每年涨幅都在300-500元/月,涨幅在7-10%。随着环保整顿持续,不少厂家机器关停,工人流动更频繁,为了留住熟练工,企业必须以高薪做诱饵,压力不小。

放假前夕又涨!纺织老板:每天一睁开眼就是7000元的成本支出!

3、水电成本——高

近年来,水电费用的支出也是不断攀升。水电费的支出是仅次于原料的成本支出尤其对于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电费成本已经高于人员劳动报酬支出。

以一家拥有喷水、喷气织机840台,年产7000万米的纺织企业为例,一年的电费在400-500万元左右,而企业的用工支出也在300-400万元。无怪乎一些老板会抱怨:“如今每天眼睛一睁开,就面对着7000元的支出。”

成本上涨,让逐渐回暖的纺织企业猝不及防地遭遇了压力。事实上,纺织贸易公司接单难度较大,不少企业在低价接单、抢单。一些企业接单价格低,质量要求高,利润空间压缩得厉害。

正如一位市场人士而言,厂家为拿到订单,降价吸引客户的不在少数,同质竞争过激。由于订单稀少,出货速度更加缓慢,资金紧张,市场观望情绪弥漫,都在煎熬中等待着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