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染化交易市场!   请登录   预注册
 
 关于平台

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震惊!为了提高涤纶染色坚牢度,很多染厂都走了弯路!
2018年01月30日 08:35 dyeschem.dazpin.com

高端工业涤纶缝纫线的牵伸定型使分散染料发生一定的热迁移,对缝纫线的质量(色牢度、鲜艳度、色光)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必须给予充分注意。那如何进行解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工业涤纶缝纫线牵伸定型对坚牢度的影响
作者:阿牛

工业涤纶缝纫线一般指用233DTex,278DTex,466Dtex等不同特克丝的涤纶长丝通过加捻合股制成.其生产流程一般分为络丝→拼线/加捻→松筒→染色→牵伸定型→上油等步骤.

工业涤纶缝纫线在筒染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收缩,与此同时筒纱层层之间的交叉点对收缩形成一定的阻力和支撑.所以染色后筒子纱工业缝纫线匀呈现出一定的弯曲状.特别是高特克丝的,如1100Dtex/3,1400Dtex/3等.

有问题 ,就有办法

为了解决这个弯曲问题,一般有工艺就是对染后品进实行牵伸热定型.即,对染后品,进行物理牵伸,同时进行高温处理,使涤纶内部分子取向度重新调整,稳定性增加.从而提高工业涤纶缝纫线的可缝性,减小其通过针孔的摩擦力,改善断裂伸长率和干热收缩等性能.

涤纶缝纫线是服装厂,家纺厂最常见的服装辅料之一。主要是涤纶短纤维散毛经过纺纱加捻成股线,常见的规格有40S/2,40S/3,20S/2,20S/3等。缝纫线在服装制造中的成本占比虽然不大,但是一定程度上,却决定了服装的品质。

1.1 松筒


1.1.1 染色筒管(dye tubule)的选择

染色筒管的选择不但和被染纱线的材质有关,也和高温高压筒子的设计和性能相关。比如纱笼纱竹的底座与染色管密合度?高温时染色管会不会收缩,造成漏液。染机内外流时,染管会不会变形?另外,还要考虑:子母管的衔接,顶锁顶碟与染色管衔接等。

1.1.2 松筒纱的相关参数

松筒纱的净重,密度和成型,直接影响染色的质量。净重和筒管的型号决定了,松筒纱的直径。一般建议筒纱直径略小于纱竹间距,在1Kg~2Kg之间。密度根据纱线的粗细,越细密度越小,越粗越大,范围在0.38g/cm3~0.65g/cm3,以正流向时,染色能均匀流出为准。成型以染色前后没有漏孔为标准。

1.2 高温高压染机


染机要兼顾到扬程,流量,变频,温度控制,正反流向等参数。笔者一般关注1分钟内通过1公斤纱的染液流量,如32L/KG/MIN是一个常用的值。目前,市场上在推超低浴比的染缸,配合浪涌模式,以减少水电汽的损耗。温度控制误差要在0.3℃以内,一般不会有问题。

 

1.3 染色操作和工艺控制


1.3.1染色操标准化

领纱,装笼,称取染料和助剂,化料等的操作要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好操作步骤和动作要领,对关键点要列出《点检清单》二次确认。如,纱竹松动,子母管卡牢,装笼的只数,顶锁锁死,染料和助剂称量误差控制等。

 

1.3.2 色牢度提升

涤纶染色的中深色(O.W.F大于0.5%)一般需要还原清洗(RC).还原清洗的原理,主要是洗去纤维表面固着不充分的染料分子.常用的还原清洗有碱性还原清洗和酸性还原清洗.

碱性还原清洗的主要是在碱性条件下利用保险粉的还原性,把纤维表面未固着的染料分子清洗掉,以提高色牢度.
酸性还原清洗:是用一种特殊的酸性物质对纤维表面未固着的染料分子进行还原氧化,从而提升色牢度.如国外有家染厂对工业涤纶黑色(黑S-R 300%  OWF 4.5%)进行3次酸性还原清洗,可以充分洗去未固着的染料分子,从而提升耐皂洗,干/湿磨,热迁移等色牢度.效果比碱性还原清洗好.国内也有助剂公司在研发和推广酸性清洗剂,如特俪净/特俪洁系列,基本达到德国产的酸性清洗剂水平.

酸性还原清洗主要在欧洲和土耳其等国家地区使用,国内运用的很少.,原因有很多方面,酸性清洗剂的供应问题,价格问题等.2016,2017年起,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保险粉属于危险化学品类,其生产和运输成本一再提高.酸性清洗剂属于一般性化学品,在未来市场具有很大的优势.

用分散染料染色后(尤其是高温高压法染较深色泽),经130℃以上干热牵伸处理,通常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染色坚牢度(皂洗、摩擦、日晒)明显降低,一般中深色下降0.5~1.5级;缝纫线的色光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以高温高压染藏青纯涤纶为例,染后缝纫线经不同温度热定型,皂洗牢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染品经不同温度热定型后,其色光变化为:藏青色工业涤纶缝纫线,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色光显著变青;大红色,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色光明显变黄。

缝纫线中的成衣线,如涤纶短纤40S/2,60S/3等的染色相对容易,升湿速度可以相对快点.染色温度在130度左右.工业涤纶缝纫线,即通常所说的丝线,染色工艺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容易出现”漏白”,”层差”等现象.所以升温速率要相对慢一点.特别是在涤纶的玻璃化温度附近85-95℃.另外,染料的配伍性和助剂的选择对染色重现性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涤纶短纤40S/2,60S/2等的一次染色成功率(Right First Time)要在95%以上,工业涤纶缝纫线210D/3,420D/3,630D/3的一次染色成功率(RFT)要在85%以上,低于这个值一定要到现场去找问题,分析根本原因.

 

2,机理探讨

通过反复实验分析认为,用分散染料染色的涤纶纤维,在干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色牢度下降和色光变异现象。是分散染料的热迁移性所造成。所谓热迁移性,是指分散染料染色后,在130℃以上干热处理过程中,部分染料从纤维内部向纤维表面迁移的一种现象。热迁移性是分散染料固有的一种物理性质。
分散染料热迁移的历程,可作如下解释:

1.在高温染色过程中,涤纶纤维结构变松弛,分散染料从纤维表层扩散进入纤维内部,并以氢键、偶极引力和范德华力为主作用于涤纶纤维。

2.染色后的纤维,受到高温热处理时,由于热能赋予聚酯长链更高的活动能量,致使分子链振动加剧,纤维的微结构再次松弛,导致部分染料分子与聚酯长链间的结合力减弱。因此,部分具有较高活动能量和较高自有化程度的染料分子,从纤维内部向结构相对松弛的纤维表层迁移,与纤维表面结合,形成表层染料。

3.在湿牢度测试过程中。结合不够牢固的表层染料,容易脱离纤维进入溶液;或通过摩擦直接粘附于测试白布上,从而显示出染品的湿牢度和摩擦牢度下降。

此外,由于不同分散染料的热迁移倾向大小不同,在同一干热条件下处理,其热迁移量差异较大,所以,又导致了染品色光的变化。


3.影响因素:

3.1纤维的染色深度与热迁移性的关系
实验表明,涤纶纤维的染色深度与分散染料的热迁移性成正比关系,即色泽越深浓,在高温干热处理时,染料的热迁移性越大,对染品质量的影响越严重。OWF大于0.5%的一般要还原清洗.

3.2牵伸定型温度与热迁移性的关系
在通常条件下,染后牵伸定型的温度越高,染料的热迁性越大,对染品色光及染色牢度的影响越严重。在130℃以下热处理,染料的热迁移性不大;在130℃以上热处理,染料的热迁移性明显加剧。

 

3.3牵伸定型时间与热迁移性的关系

牵伸定型时间在20~40S范围内,随时间的延长,染料的迁移量急剧增加;在40~50S范围内,染料的热迁移量增加不明显;超过50S,低温、中温型分散染料的热迁移量反而下降。显然,这与染料的升华量增加有关。
4.应对措施:

1 .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热迁移性不同,所以,染深色时应选热迁移性较小的高能染料。

2.因为色泽深度对染料的热迁移性影响显著,所以染色时尽量避免达到或超过染色饱和值。  

3.由于表面活性剂对染料的热迁移性大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整个染色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应坚持“能不用则不用,能少用则少用,非用不可时,要慎重选择”的原则。

4.附着在纤维表面的染料(浮色)会加重染料热迁移对染色织物色牢度产生的影响。所以,染色后(中深色OWF>0.5%)应进行还原清洗,以彻底去除浮色。酸性还原清洗剂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勃仑化学的特俪净或特俪洁系列.


5,结 语

高端工业涤纶缝纫线的牵伸定型使分散染料发生一定的热迁移,对缝纫线的质量(色牢度、鲜艳度、色光)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必须给予充分注意。在实际生产中,要严格掌握染整工艺、选好染料,助剂,加强还原清洗等,可把染料的热迁移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满足工业涤纶缝纫线的高速车缝要求,减少压烫工序时缝纫线对真皮或织物的污染。

来源│阿牛 印染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