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继实体商超纷纷“站队”之后,巨头在线下的争夺必然蔓延到其他领域,服装零售首先拉开大幕。
1月29日,上交所公告,海澜之家等个股因重要事项未公告于早间临时停牌。1月30日,海澜之家即发布公告,拟出让5%股份引进战略投资方,双方将合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并将于2月5日前公告进展并申请复牌。
据悉,这个战略投资方正是最近在实体商业领域频频大笔出手的腾讯。按照目前海澜之家514亿的市值,5%的股份价值在25亿人民币左右。
“复牌后两个涨停板不是问题”,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受海澜之家停牌影响,纺服板块则在1月30日整体拉升,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
对于腾讯来说,以目前的价格入手也是一笔划算买卖,海澜之家的市盈率还处于合理偏低的位置。
但此次入股,对于双方来说,战略层面的意义都大于财务层面。36氪曾分析,阿里和腾讯两巨头在实体商业领域的军备竞赛将在2018年愈演愈烈,商超领域的主要标的悉数被圈定之后,战火必然向服装、餐饮、便利店、购物中心蔓延。
腾讯在服装零售领域首先选择海澜之家很容易理解。海澜之家目前拥有约5000家直营门店,据其2016年年报,年销售额为169亿人民币。无论是市值还是连锁规模,它都是服装行业的龙头。
一方面全部直营门店有利于顺利推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改革,而中国的服装行业目前仍然以批发业务为主,大多数服装企业整合难度大;另一方面海澜之家的龙头地位也可以在行业内产生标杆性影响,这与腾讯入股永辉超级物种是一个道理。
对海澜之家来说,在前几年里通过独特的加盟模式快速做大了规模和销售额之后,目前也走到了规模和店效的瓶颈期,品牌形象也趋于老化,急需寻找新的增长和转型方向——它此前的成功在于加盟商只需要进行财务投资,门店运营、库存和信息化全部由品牌方负责,为加盟商减轻了库存的后顾之忧。
二代接班之后,海澜之家的新动作也多了起来,更换代言人、与设计师Xander Zhou开发联名款,明显在年轻时尚方向走。此次引入腾讯作为战投,益处不仅是提升经营效率的探索,也可以更贴近年轻群体。
不过最终花落腾讯,未免有些意外。毕竟,去年8月马云曾高调夜访海澜集团,并表示希望今后在“互联网+”时代能够与海澜之家实现更多更深层次的合作。双方还就“新零售”层面达成战略合作。
2017年“双11”期间,海澜之家也是“天猫出海”和线下“智慧门店”的代表案例。
1月17日,刘强东则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2018年中国男人两大标配:上京东、买海澜;做男人、很简单!我为海澜之家代言!”并配上了身穿海澜之家服装的照片。
以京东与腾讯目前的“绑定”程度来看,这未尝不是一种暗示,只不过最终京东并不是直接投资方。
原以为海澜之家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板上钉钉,结果周建平选择了马化腾!看来"海澜之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2017年,周建平还与王健林见面谈大生意。2018年1月29日,腾讯、京东、苏宁、融创还合伙入股万达集团,把以上情节串联起来,才发现新零售大佬们真的在选边站队!马云可能会有一点点不爽。。。
海澜之家与万达曾达成战略合作
据悉,海澜之家目前已开业的万达广场店达到124家,海澜之家的单店销售额和平效在万达广场均名列前茅,并在2016年荣获万达广场“最佳合作奖”。到2017年年底,开业的海澜之家万达广场店将达到150家。
资料显示,两年前,2015年4月28日,海澜之家与万达曾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双方合作意向,未来5年内,海澜之家与万达商管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业务优势,努力促进海澜之家及品牌业务如“海澜之家”、“EICHITOO”、“百衣百顺”、“圣凯诺”等与万达商业广场项目的合作。
而万达商管将在各城市进行商业广场项目的开发建设,在同等条件下按协议约定优先将项目部分区域出租给海澜之家,海澜之家将承租区域用于开设公司旗下品牌卖场。
如今再次碰面,万达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万达,而海澜也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海澜了。万达为何不是过去的万达,我就不乱讲了。前几天有几个公众号说首富坐飞机没坐成,直接被索赔500万,就问你怕不怕?
作为服装行业的龙头白马,海澜之家定位大众消费,公司是大型现代化服饰销售管理平台企业,目前,海澜之家拥有定位大众平价优质男装的海澜之家,定位时尚的男装副牌HLAJEANS,定位高性价比男装的海一家,定位时尚、休闲的都市女装爱居兔,定位快时尚的UR、定位定制商务职业装的圣凯诺,定位高品质婴童品牌英氏婴童,以及HLAHOME等。
海澜之家覆盖大众消费,主打高性价比的服装销售,平均加价倍率约为2.5倍。其中海澜之家男装为公司核心品牌,2017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占比达到83%,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6年海澜之家品牌在国内男装行业市占率达到4.8%,在国内服装行业市占率达到1.4%,财报显示,2010年-2016年,海澜之家营业收入规模由22亿元增长到1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3.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4.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保持稳定略升,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上升0.5pct至40.5%,销售和管理费用率下降1.4pct,净利率稳定在20.1%,盈利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
截止2017年前三季度,海澜之家旗下门店数量达5608家,其中,新开771家,关店406家。而其男装主品牌门店,则由2011年的1919家增长到2017年三季度末4428家,实现了对三四线城市的全面渗透,并逐步向一二线城市进军。
来源:36氪/金融街1号/第一纺织网
整理:环球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