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由5月17日,分散染料板块午后异动拉升,安诺其率先涨停,截至收盘涨8.12%,吉华集团上涨3.61%,闰土股份、浙江龙盛涨幅逾2%。
染料板块的强势拉升与近期环保治理持续发酵有着密切关系。
环保治理持续发酵
由于染料、染料中间体、印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均会产生较大的环境污染,受环保治理的影响较大。过去两年,染料行业在行业自身产能出清以及环保趋严压力下,行业集中度不断增加,不少浙江等地的中小企业加速退出。
今年4月,央视曝光连云港化工企业违法排污问题,连云港是染料产业链的主产区之一,此次事件后,近期连云港灌南、灌云、盐城响水三大化工园区,所有化工企业一律停产整治。
其中,亚邦股份8家子公司(蒽醌结构染料)、闰土股份3家子公司(H酸、对位酯等活性染料主要中间体)、江苏吴中1家子公司(有机颜料、分散染料部分产品)等企业关停整顿。除连云港地区的相关中间体产能关停以外,活性染料中间体主要生产商湖北楚源(年产能H酸2.4万吨、对位酯3.5万吨)近期也停业整顿。
此外,生态环境部于5月9日启动“清废行动2018”,督查组进驻长江经济带有关地市,对长江经济带固废倾倒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核实,湖北、重庆、江苏、浙江等地化工企业面临较大整改压力。
2016年国内染料产能各地区占比
随着江苏、湖北等地环保关停大量染料及相关中间体产能,亚邦股份、闰土股份、江苏吴中等染料行业上市公司相继公告子公司停产,开展环保问题自查自纠,并整改到位,这也导致蒽醌、H酸、六硝等染料中间体严重缺货,激发市场对染料行业的布局热情。
染料行业迎来涨价潮
伴随着供给端不断收缩,国内染料行业年初至今也多次提价。
4月10日,分散染料再次提价3000元/吨至5.3万元/吨,去年底以来涨幅达到77%%;活性染料由2.5万/吨涨至3.1万/吨,涨幅24%。
另外,近期H酸、对位酯(活性染料核心中间体)也出现提价,H酸从3.3万元/吨涨至5万元/吨,涨幅约52%;对位酯从2.7万元/吨涨至3.5万元/吨,上涨约30%。其他多个活性染料品种提价2000元/吨。
需要指出的是,染料中间体被迫停产使得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据统计,以中间体H酸为例,国内活性染料需求量约5000吨/月,而供给端包括山东科亿、山东裕源、内蒙亚东等在内仅3000吨/月,供需缺口高达2000吨/月,供需矛盾激化此次中间体涨价,预计中间体涨价有望传导至下游活性染料。
业内人士表示,预计未来环保收紧将继续推动染料中间体及染料涨价,产能未受影响或受影响较小的染料行业龙头公司将会受益。
参照2013年染料行业环保风暴力度,预计此次整顿至少持续数月,H酸、对位酯供不应求的格局将持续发酵,活性染料有望跟随中间体价格步入快速上涨通道。目前下游印染行业需求稳定,并且染料成本仅占印染成本的10%-20%,印染企业对染料价格上涨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染料行业景气度向上
一方面是染料行业供给端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需求端纺织服装行业放量改善,业内认为,供需格局改善下,染料行业景气度将持续向上。
1)供给端:染料行业集中度高
从供给端看,染料行业集中度高,分散染料CR3为58.62%,活性染料CR5为58.70%,对下游印染行业具有定价权。
近年来环保日益严格,以及落后工艺导致大量染料企业退出,染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从2010年的507个下降至2015年的325个。2017年总产能138万吨,同比增长3.76%,2018年新增产能为5万吨,增速为3.62%,供给增速放缓,且主要为龙头扩张。
2)需求端: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弱复苏
从需求端看,内需受益于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弱复苏,外需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2016年我国染料产量达92.8万吨,增长率为0.65%,其中约70%用于国内市场需求,国内染料表观消费量14-15年纺织服装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增速仍维持在3%以上,17年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弱复苏。
预计2018年内需有望达到5%以上增长。此外,我国染料2017年出口量为25.74万吨,其中分散染料出口比重最大且份额稳定,其次是活性染料。考虑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外需有望实现3%以上增长。因此,染料整体需求增速预计达到4.4%。
国泰君安在一份研报中也表示,供给端染料行业集中度高,需求端纺织服装行业在染料下游中占比93%,2017年国内纺织行业主营收入结束下降颓势,同比增加6.9%,行业触底回升拉动染料需求增长。供需格局改善下,染料行业景气度向上。
广发证券认为,在染料行业频频限产及停产的背景下,染料供给减少,库存加速消化。若停产产能未能够及时复产,下半年印染补库存旺季,染料有望持续维持高景气程度。
文章来源于纺织布天下,由染化学堂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