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连云港灌南、灌云、盐城响水三大化工园区的染料中间体项目会被彻底禁止或关停吗?化工原料价格将呈什么样的走势?这是眼下化工生产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环境污染,苏北化工园区被叫停!
2005年以来,灌河口建立了3个化工园区,三个化工园区聚集的多是从苏南、浙江等地搬迁而来的高污染化工企业,产品包括染料、农药、医药及中间体等。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以《非法排污几时休》为题报道了苏北灌河口三个化工园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江苏省环保厅高度重视,成立专案组赴连云港彻查,叫停灌云、灌南两地化工园区生产。
4月25日,江苏省政府表示将推动实施“141”环境治本工程,即构建一套更加严格的建设项目准入和污染物处置标准,加快提升污染物收集、污染物处置、清洁能源供应以及环境监测监控4方面能力,完善园区环境绩效评价考核体系。
之后有消息传出,江苏沿海城市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地化工园区的医药、农药和染料中间体项目被列入“禁止类,一律不准审批”及“淘汰类,已建项目要限期关停”两大类别。需要进行环保升级整顿的企业可能分成三类:边生产边提升工艺、停产提升以及淘汰转产。
对此,部分企业反映,一些企业通过大量投入,进行升级改造,已经在环保安全上达到较高水平,这种“一刀切”的关停方式对合规的、规模化的中间体生产企业来说欠公平。且该文件的制订、推行和实施具有区域局限性,仅仅是在江苏省沿海沿江区域范围内推行,容易造成了不公平竞争的环境。
停产影响可控,原料价格呢?
受三大化工园区停产整治影响,染料龙头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亚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相继停产。作为产业下游的纺织印染企业对此十分担心,多家企业已对外表示停产影响在公司可控范围之内。
闰土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关停的3家子公司净利占公司全年净利的12%左右,目前停产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不大,并且公司10万吨活性染料搬迁项目目前正有序开展,计划投资7亿元,一期产能8万吨,所以,今年活性染料产能不会有变动。“同时,公司充分利用现有多区域生产基地的优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均有一定规模的库存,可暂时满足停产期间的市场需求,据初步估算,主要产品库存情况分别为分散染料6500吨、还原染料1600吨、溶剂染料100吨、染料中间体2200吨。”亚邦股份则在公告中透露表示。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事件所涉区域部分品种的染料中间体在全国占重要地位,项目的关停可能会造成供应紧张,产品价格上涨,部分产品需依赖进口,纺织行业成本将大幅增加。
印染成本增加,涨价还是退出?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发部的《2017年中国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现状及趋势》中显示,2017年印染企业主营业务成本3134.27亿元,同比增加6.32%,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高达87.75%。由于今年染料价格的不断提高,业内人士普遍预估这一数字将继续保持增长。
面对利润下滑问题,很多印染企业决定提高染费,将成本压力向下游转移。诸暨市泓宇化纤漂染有限公司在日前发布了调价通知单:“我司决定自6月1日其对现行染色加工费在现价基础上提高500元/吨,希望此次调价得到客户的体谅与支持。”
浙江海虹印染有限公司也在5月26日发布了调价告知函,“染黑色的坯布上涨300元/吨,中深色上涨200元/吨,浅色上涨100元/吨,柜单统一上涨200元/吨。”此外,还有多家印染企业表示,原协议价将全部作废,需重新核算成本定价。
然而,由于目前整个纺织市场的景气程度并不高,织造企业对染费上涨怨声载道,印染行业在提价的同时也在考虑织造企业的接受程度,涨价程度有限,致使印染企业利润缩水,部分企业无奈退场。
单一将成本转移给下游企业,问题显然得不到根治。还有一些企业表示,正在提高研发技术,生产出附加值高的产品。冷转移印花技术是不少印染企业看好的方向,该工艺可节省能源65%,节省染料用量40%,节约用水2/3,并使排放水回收率达92%,具有95%的染料高转移率及95%的固色率,使染料最大化利用,单位污水处理费用大大降低,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
文章来源于广州化工城,由染化学堂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