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近期,受原材料化纤丝价格上涨影响,多数经编企业盈利突破安全区间。受此影响,多地经编行业商会发出了停产协议书。
8月4日,桐乡经编商会率先发出停产倡议书。
8月6日,武进、海宁、桐乡、常熟经编行业商会发出联合停产倡议书。
8月6日,海宁经编协会发出了向上游化纤龙头企业呼吁书。
这四份倡议书主要陈述了几个痛点:
1、原材料化纤丝近期涨价幅度过大
2、人工、印染、后整理的成本也在上涨
3、经编成品和坯布价格涨不上去
4、经编行业行情不景气,应收款问题严重
1
价格究竟由谁来决定
在致各位上游化纤企业龙头老大的呼吁书中,表述化纤丝价格上涨幅度之大超出了所有下游经编及其他纺织企业的预料和承受能力。
有分析人士认为:上游化纤老大运筹帷幄,但也应该深谙与下游企业的唇亡齿寒的关系。在当前中美贸易站的逐步升级及其他多种不利的因素叠加,下游企业已经举步维艰,PTA价格的上涨行业上下自然能够理解。但是,石油价格下降为何也涨,PTA价格下降为何也在涨?
商品价格最终依然由供需关系决定,而不是由寡头决定。如此任性,想涨就涨,做坏了市场行情,损害的不仅是下游的利益,也扰乱行业在转型升级期间的稳定秩序。
2
呼吁回归合理市场
化纤生意是款到发货,已经形成坚实的卖方市场,下游织造企业资金大量和长期被客户拖欠,不少中小型织造企业早已经无力可图。今年的行情经编行业下滑严重,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织造企业“谈涨色变”不是一家两家。
此次,海宁市经编行业协会建议海宁几百家经编企业暂时不要考虑够进化纤原料丝,现有库存消化完毕,停机停产,等待市场明细后再决定。
希望上游化纤企业老大停止“任性”的脚步,呼吁平等对话,争取有一个理性的正常的实际的价格,给下游企业一个空间。
近日,有媒体发布了一个调查,参与调查的结果如下:
Q1
您认为倡议书能有作用吗?
▲▲▲
有45%的纺织朋友认为有作用;
有38%的纺织朋友持负面态度;
另外17%的纺织朋友中立。
Q2
如果您所在行业也发出类似倡议书,
您会响应吗?
▲▲▲
有62%的纺织朋友认为有响应;
有18%的纺织朋友持负面态度;
另外15%的纺织朋友中立。
Q3
您认为这种现象会延伸到其他行业吗?
有74%的纺织朋友认为会延伸至其他行业
有18%的纺织朋友认为不会;
另外15%的纺织朋友中立。
经编产业如今的窘境
可谓是目前制造业的缩影
焦煤涨价200%、玻璃涨价40%、塑料涨价30%、铝材涨价30%、钢铁涨价30%、不锈钢也爆涨40%、工业原纸有钱也一货难求……大量企业被卷入疯狂的涨价漩涡中,中小企业苦苦挣扎,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要经过的阵痛。
然而同样需要看到的,这种现象呈现地区和产业结构上的不均衡。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承压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对于龙头企业来说仍是利好状态。
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全球出口量前25位的经济体的制造成本指数。中国的分值为96,不仅远高于东南亚的印度、泰国、印尼等地。而且已经接近美国的分值100。这意味着,同样生产一个产品,如果在美国的制造成本是1美元,在中国则为0.96美元,双方的差距并不大了。
制造成本的提升,意味着利润空间的减少。对于中小制造企业来说,成本大幅上涨,主要有五座大山:人力成本、厂房成本、行政运营成本、税费成本,以及融资困难的问题。
由此来看,经编企业所面临的的困难不仅仅是上游原料暴涨这个单一问题,同时也要面临其他压力。
究竟如何突破困境走出自己的一条路,这也是企业在整体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去探索和面对的。
来源:纺友网
染化传媒综合整理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