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染化交易市场!   请登录   预注册
 
 关于平台

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又一纺织重镇停产抵制!然而原料依然在涨!纺织人敢问路在何方?
2018年08月10日 08:48 dyeschem.dazpin.com

近期纺织行业最引人关注的一件事,就是武进、海宁、桐乡、常熟经编行业协会发布的联合停产倡议书了。

 

近日,台州市椒江区纺织行业协会也发布了停产倡议书,纺织行业一时间“风声鹤唳”。

 

倡议书的内容主要是写涤丝近期的涨价引起的,近期聚酯全产业链价格上涨,传导到涤纶长丝以后,涤丝价格一月内暴涨。
 
因为7、8月属于纺织市场传统淡季,涤丝价格淡季暴涨就显得格外刺眼。

在如今的中国制造业,有一个很常见的情况就是终端产品价格涨不上去,在纺织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聚酯产业链中就表现得很清楚:

PX涨了,然后PTA也涨;
PTA涨了,之后涤丝价格涨了;
涤丝价格涨完以后,坯布价格涨不上去了。
 

按照致上游化纤龙头企业呼吁书的内容,经编产品价格涨不上去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应收款问题严重,客户拖欠货款周期长;

另一方面是近些年来经编市场行情整体不好,经编企业本身生存就比较困难。


归根结底,还是产能过剩的影响。

抱团停产有用吗?

抱团发倡议书抵制上涨,在短期内可能会搞一个大新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上游化纤龙头企业好不容易才拿到的定价话语权,让自己能够有利润,他们凭什么把能够拿到手的利润分给下游。如果利润还在合理范围内,那便不涉嫌垄断,国家也没有理由去干涉它们让利。

事实上,最近几天涤纶长丝的价格依然在上涨。

 

环保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环保整治越来越严格,中小企业如果没有能力达到环保要求,就会被淘汰,而喷水织机整治也使大量的小微纺织企业停产;

另一方面,环保作为一支“看得见的手”,淘汰了大量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也淘汰了大量的低端产能,对于能够活下来的企业,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抗风险能力,整体而言都是有所保障的。

经编企业因为受环保压力比较小,当地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大量减少经编机的数量。因此小型的经编企业数量还有很多,而且大量的经编机台数保有在这些小型的经编企业中。而这种过于分散的产能分布很容易造成恶性竞争、价格战,也是坯布、面料价格涨不上去的最大原因。

 

高库存的“枷锁”

由于喷水织机整治,今年上半年常规品种梭织布“一布难求”,多年来积压的库存被大量消耗,如今的梭织市场还处于一个“补库存”的阶段,再加上“开三停一”等限产政策的影响,大幅压缩了梭织布的产能。根据中国绸都网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同期盛泽地区织造企业库存为34天附近,而如今的库存在28天左右。

 

经编市场则不同,少了这样一个“去库存”的契机之后,整体库存数量本就很多,加上本身淡季单子数量就少,经编企业的生产经营仿佛被夹上了一层“枷锁”,对开工生产意愿就没有这么强烈了。
 
停产亏不亏

停产是一定会亏的,最起码机器的折旧费和厂房的租金肯定是亏定了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停产,只能说明如果这样下去会比停产亏得更多。所以,这不是亏不亏的问题,而是亏多亏少的问题。

面料定价机制难产

面料不像大宗商品,能够很容易地规定出一个标准价格。因为面料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即使是统一规格的面料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区别,因此面料在行业内产品的价格难以统一定价。

可是没有统一定价就导致了报价混乱。一些企业为了出货,就会把价格压到一个极低的程度,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

混乱的市场秩序也就导致了整体织造市场定价话语权的缺失。


转型的阵痛

抱团停产只是一时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加强自身在议价方面的话语权才是最重要的。如今的经编行业还处在转型的阵痛之中,小型经编企业如履薄冰,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让它们伤筋动骨,可制造业就是这样,现在发展到瓶颈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可以预见,未来这种阵痛还会持续下去。如今的经济形势,原材料成本跌下来的可能性太低了,只有把产品做好,把成品的价格定价权拿到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自身的利润,解决困局。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愿纺织人能够砥砺前行,共度难关!

——————这是一道分割线——————

 

近两年,受上游纱线、染色等环保限产影响,服装面料内销和外贸市场都愈发艰难;加之,当前中国成人服装市场的增长空间因市场逐步成熟而缩小。服装面料行业正面临着成品库存积压、供应管理低下、市场反应迟缓等弊病。
 
在内销外贸增长缓慢的市场下,杀出一匹黑马——童装。2016以来,随着“两孩”政策落地,中国新生婴儿人数与0-14岁人口数量持续高速增长,必将刺激新的消费需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童装行业目前行业没有绝对领导品牌,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竞争加剧,将步入高速发展期,产业新风口已至。

儿童节 气球 可爱 gif 动图 分割线 贴纸
童装市场:蛋糕很大!运动品牌集体失眠!
 
2017年,我国童装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796亿元,到2020年国内童装市场规模将突破3269 亿元,国内童装市场将迎来更大的爆发期。国内童装企业和童装市场的发展及竞争情况也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国内外知名运动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安踏、李宁、361°、特步、匹克等纷纷进军童装市场,加码童装业务板块。中国童装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
 
儿童节 气球 可爱 gif 动图 分割线 贴纸
童装面料:下一个掘金的纺织版图,手慢无!
 
如今的家长越来越愿意为孩子花钱了。今年儿童节前夕,中国青年报对1968名家长的一项调查显示,50.7%受访家长常不顾经济实力为孩子花钱。甚至有童装面料商笑称:做童装,不需要考虑成本!可见,消费者对于童装质量要求高于价格。

 

随着“80、90后”父母逐渐成为消费主体,消费者对婴幼儿童服饰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童装行业进入由低端向中高端消费转移的成长阶段。业内人士认为,童装市场潜力巨大,产业新风口已至。
儿童节 气球 可爱 gif 动图 分割线 贴纸
童装电商:童装进入"淘时代",年销售破亿元

伴随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母婴电商、母婴社区围绕儿童经济的生态构筑如火如荼,爆发力量不可小觑。截止2018年3月,仅淘宝一个平台上就已经有1700名设计师开设了童装店。过去一年中,每月平均有2900万的消费者,选择在淘宝购买童装,25-34岁的人平台主流购买人群,重复购买高达60.46%,并且19-24岁母婴用户占比也在上升。

 

据不完全统计,从1岁至12岁,中国城市家庭的孩子人均消费50双不同鞋类,外衣60套,内衣80件,帽子20顶、袜子70双,手套30副,围巾20条,全年服饰的总消费最低3万元,最高10万元,年平均值大约在3~5千元。
 

疯狂增长的数字背后是“童装市场”庞大需求的体现。

转自:纺织面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