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染化交易市场!   请登录   预注册
 
 关于平台

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南通市出台环保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2018年11月22日 09:39 dyeschem.dazpin.com

为细化落实《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全省环保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精神,充分发挥环保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近日,省内设区市陆续出台环保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今天,且来看看南通的具体措施:

 

一、全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市县两级环保部门要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绿色发展主题,加强“3+3+N”产业体系的研究,做到既会环保、又懂产业,积极参与产业转型升级。编制完成全市“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划定单元细化、精确到每个乡镇,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效率等方面,提出优布局、调结构、控规模、保功能等调控策略及环境治理要求,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指南。

 

二、深入推进生态示范建设
扎实开展生态示范创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组织各县(市、区)做好国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镇、村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各地走绿色发展、生态惠民之路。落实生态红线区域管控措施,提升生态红线管控水平,确保全市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保持23%以上。

 

三、着力提升污染防治能力
组织实施区域污染物收集、污染物处置、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三个能力”建设,解决污染物出路问题,为绿色发展“扩容”。高标准推进危废设施建设,到2019年危废集中处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统筹全市危废处能调配,推动处废设施区域共建共享。加强危废经营单位规范管理,试点开展危废经营活动第三方审计,合理降低危废处置成本。

 

四、进一步提高环评审批质量和效率
建立月调度、季点评制度,加快推进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规划环评体系。巩固和提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试点成果,推广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联动,简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降低建设项目制度交易成本。落实“不见面”审批要求,联合行政审批部门进一步优化环评审批流程、压缩审批周期。加强对县(市、区)审批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

 

五、跟踪服务重大项目建设
主动对接各工业园区,靠前服务,及早掌握重大项目信息,靠前提供环保指导服务。开辟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项目服务绿色通道。建立企业接待日制度,每月第四周的周四为“企业环保接待日”,为企业答疑解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定期到工业园区走访、座谈,“面对面”解决项目建设难题。研究制定《南通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市级总量指标储备池,总量指标优先用于重大项目建设。

 

六、维护良好的环境秩序和公平市场环境
加强与公安等部门联动,依法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加大“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治力度,坚定不移地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有力维护环境秩序和市场秩序,有效解决“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严格禁止“一刀切”,保护合法合规企业权益。优化环保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禁止滥用自由裁量权。完善环境信用体系,实施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及时预警,提高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在绿色信贷、差别价费、评先评优、项目审批、资金补助等领域,完善环境“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七、落实提高企业治污水平的正向激励措施
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实现对不同生态环境守法水平监管对象的差别化管理,对超标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对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的合法企业减少监管频次。实施建立环境应急管控的差别化执行机制,对污染治理水平国内领先、稳定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企业或生产线,免予执行应急停产、错峰生产等管控措施。鼓励企业积极整改、公开致歉承诺,环境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依法从轻或免于行政处罚。增强执法的指导性,推行普法式执法,日常执法同时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引导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帮助企业查找环境问题、分析原因,共商解决办法,指导企业做好整改提升。

 

八、加大生态资金支持力度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环保资金。做好中央、省级切块资金以及市生态专项资金分配,资金向环境整治任务重、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的地区倾斜。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优先推荐纳入省环保资金项目储备库。做好各类奖励政策兑现,加快资金项目审查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认真落实《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支持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探索绿色经济政策,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各类资本投入生态环保领域;推进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绿色担保,落实环保贷、排污权融资抵押等各项绿色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举措。研究生态空间占补平衡、扩增的激励政策措施。

 

九、丰富环保技术咨询服务举措
依托智慧环保、江海绿舟等互联网平台,建设环保服务网上超市,定期推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方面的新政策、新标准、新技术,以及环保第三方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为企业提供环保管理和技术支撑。加强对环评等中介机构的管理,按季考核、末尾淘汰。联合市工商总会办好“企业环境保护服务站”,加强普法宣传、指导服务,为企业发展“精准把脉、辨证施治”。对全市重点排污单位法人代表和环保总监开展集中轮训,开展环境治理操作工培训,帮助企业解决专业人员不足、环境管理水平低等难题。

 

十、实施定向精准帮扶
市县两级环保部门要切实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环境信访百日攻坚要求,每周二开展环保局长大接访活动,倾听群众心声,扎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化开展“督帮服”活动,对污染防治攻坚季度考核排名靠后的镇(街道)、村(社区),市县两级环保部门落实班子成员带队,每月上门了解实情,现场办公,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认真落实市“走帮服”部署,帮助挂钩街道排查污染源头,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有序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资料来源 | 江苏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