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业界分析, 我国染料颜料中间体今后的工作重点为:
1) 现有品种合成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亟待采用的主要新工艺如下: 硝基苯加氢转位生产对氨基苯酚; 邻硝基氯苯催化加氢生产3 ,3‘二氯联苯胺; 溶剂法生产2 ,3 酸; 间二异丙基苯氧化分解生产间苯二酚; 间苯二酚胺化生产间氨基苯酚; 间氨基苯酚烷基化合成间羟基N ,N-二乙基苯胺; 苯胺直接磺化合成邻氨基苯磺酸; 苯胺与对硝基氯苯直接缩合法生产42硝基二苯胺, 再经加氢还原生产RT 培司; 采用三氧化硫磺化、溶剂氧化及加氢还原等先进的单元反应技术生产DSD 酸; 色酚AS 系列产品催化合成技术; 间二硝基苯加氢还原生产间苯二胺; 苯硫酚路线生产β羟乙基砜基苯胺; 固相法连续合成酞菁酮。
2) 新品种的开发: ① K 酸, 该产品是国际市场上畅销的染料中间体, 为H 酸的同分异构体。我国生产H 酸的主要企业, 有条件开发K酸, 在同一套装置上还可生产R 酸及氨基C 酸等; ②三聚氯氰, 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活性染料, 也是生产农药、医药、摄影化学品及荧光增白剂的中间体; ③3,3‘-二氯联苯胺, 3,3’-二氯联苯胺可用于生产高档黄色有机颜料; ④杂环系染料及有机颜料中间体, 由杂环系中间体合成的新型染料及有机颜料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 可取代蒽醌型染料及有机颜料, 市场需求增长比较快,如噻吩类、异噻唑类、咪唑类及噻唑类中间体, 其中有些品种也是合成农药的中间体; ⑤分散染料、酸性染料等专用中间体的开发, 分散红343 、分散蓝366 、分散蓝165∶1 、酸性黄42 、酸性红97 、酸性红57 等专用中间体需要大力开发。
3)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治理及综合利用。萘系中间体生产的废水是我国乃至世界化工废水治理上的难题, 应通过综合利用的方法尽量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兼有减轻环境污染和提高原料利用率双重效果。重点应对2-萘酚、吐氏酸、H 酸等大吨位萘系中间体的废液进行治理及综合利用。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均已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并在工业化生产装置上进行了放大试验, 效果良好, 应在国内生产企业进行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