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染料厂是中国化工“长子”――吉林石化公司在国家“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三大化”之一,这样的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国有企业,有着历史文化积淀出的自身优势,同样有着历史发展遗留下的实际困难。如何在这样一个老国企当中,深入务实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呢?染料厂党委从学到做到评,以人为本,搭建了“一站式”系列活动载体,使学习教育有磁力、有行动、有效果,促进了全体党员党性觉悟、模范作用和攻坚能力的提升。
一、搭公众化学习载体,让党性学习成为有吸引力的“公开课”
学习教育是我党的一项政治优势,如何在新时期做好继承和发扬,让学习教育更加贴合受众,可接受,又有吸引力,是值得思考的一个综合性课题。染料厂党委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因地制宜,量身定制,针对党员群体实际,搭建人人可学、人人参与、人人关注的有效载体,使学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卓有成效。
1.运用“不忘初心”微党课唤起党员初心。中央组织部发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后,染料厂党委便提前谋划准备,以“不忘初心”党员回顾活动为先遣,寻根溯源,向全体党员征集入党时的经历和心境故事,最终选出10名不同入党经历、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岗位类型的党员代表。在工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后,他们通过视频会向全体党员分享入党时的所思、所想、所为,唤起广大党员的入党初心。他们中,有30年党龄的老党员坚守初心不泯,也有刚加入党组织的新党员壮志正浓,还有“不失军魂”的军旅党员,更有“相濡以沫”同心向党的夫妻党员……他们用他们最平凡的入党之心、最真挚的对党情怀、最朴素的爱党情结,感染了全厂的新老党员,使所有党员重燃起入党时的激情。而这个主题也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主旨不谋而合。染料厂党委还将事迹汇编成《“不忘初心”――我在党旗下宣誓》一书,作为教育党员的典型故事集,使“两学一做”学有典型、做有榜样,树立起了合格党员的标准,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挖掘到了源动力。
2.“百堂视频党课”人人可学。作为一个老的国有企业,染料厂在2016年初的党员总数为300名,其中40岁以上党员248名;大专以下学历党员113名;一线党员219名。为让学历低、高龄和多数一线党员在学习中不掉队,染料厂党委优化学习形式,将学习教育送到基层,提升学习效率,制定了配套式的学习推进计划:学党章党规,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考试+竞赛的方式;学系列讲话,以讲课为主,自学为辅,讲课+讨论的方式。他们将“两学一做”学习条目,分解为100余项课题,组织厂党委委员和党支部委员进行视频党课宣讲,以案例式讲解、故事性阐释的方式进行白话式、可视性解读。这种低门槛的视频授课,使枯燥晦涩的理论知识与党员不再有距离,一名基层支部书记的党课还被评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优秀党课二等奖。目前,“百堂党课”已宣讲58堂,受到了基层党员的热捧,部分普通群众也成了学生,“百堂视频党课”成为全员的“公开课”,使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很好的拓展和延伸。
3.建立“微信共读”巩固学习效果。为使学习教育更有质量,不成为一阵风,染料厂党委还以支部为单元建立13个微信群和1个由支部书记参与的统筹组织群,由年轻党员包保老党员,吸纳了83%的党员加入,形成了“空中课堂”。微信学习不硬性规定,不限时间,每天发送学习“领读”材料,可选择性阅读或收听,每晚18时30分至20时进行开放式的学习讨论,在线的党员可交流学习心得和疑问,被党员誉为“晚间麻辣烫”。同时阶段性进行小测验,调动党员学习研讨的积极性。这种形式形成了对日常学习的有力补充,营造了随处可见、可学、可研的良好氛围,让党员潜移默化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寓理论学习于无形之中,使学习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得到本质的固化和提升。
二、推亲民化实践载体,让做合格党员成为可践行的“新标准”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如何让党员主动求变,积极向“四讲四有”标准靠近?染料厂党委在学习教育中探索建立督导、激励机制,让党员的进步可见可比可量化,使党员想进步、要进步、主动进步,把“做合格党员”变成了党员的一种自觉追求。
1.动态进阶模拟评格量化党员进步。染料厂党委用动态模拟评格的方式,让党员的进步看得见,使党员表现变成衡量合格党员的标准,激发党员想事干事的热情。首先,党委在学习教育伊始,对全厂300名党员对照“四讲四有”标准进行了高规格的模拟评格,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仅评定10%的合格党员,作为学习教育鲜活的参照,而其余党员都需要在学习教育中进行提升的对象,让党员找准自己在活动中的定位。其次,对党员在工作中的表现、作用和业绩进行综合评定,以“做最好的自己”为目标,每月动态评格,评出进步党员,并敞开式接受群众点评,查摆纠错促进步,每季评出优秀进步党员。动态评格活动将贯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始终,力求80%以上的党员在学习教育后达到合格党员的标准。截至目前,又有25名党员通过党组织的动态模拟评格光荣进入了合格党员行列,成了其他党员学习的榜样,这既是一种荣誉激励,也是一种鞭策,使党员切实把自己主动摆进学习教育之中,成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正的主体。
2.党员名字命名成果激发首创精神。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身份的一个重要表现,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实现我自价值的过程是做“四有四讲”合格党员的重要指标之一。染料厂党委将激发党员的首创精神作为出发点,开展“用党员名字命名工作法(或工具)”活动,来彰显党员的个人价值追求,通过积极倡导、充分尊重、创造便利条件等方式,以此来为党员作用发挥搭建平台。而这种持久化的荣誉,是给予党员的一种高尚的荣誉和自身价值的肯定。因此,活动得到了党员的积极参与,激发了党员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对中心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先后涌现出了“吴玉峰工作法”“胡春福操作术”等一批宝贵的基层技术和操作实践经验,使党员的荣誉感与爱企的热情、爱岗的责任得到有机融合,激励了党员的首创精神,让党员的作用转化为可视化、可操作的经验,形成了宝贵的固定“资产财富”,而这种价值体现正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合格党员的最终目的,也切实将学习教育引向深入。
3.主题策划系列活动引导党员真作为。党员的价值体现往往并非比普通群众要高多少,而是在工作上多做一点、多承担一点、多付出一点。染料厂党委在学习教育中开展“思想有提升,工作有作为”主题策划活动,在“同携手、共担当”党员营销活动中,党员主动担当营销任务,通过自己的亲友圈、朋友圈和同学圈,为工厂产品的销售挖掘到北京、辽宁等地的意向性新客户;党员在装置非必要损耗、平稳率控制等16项党建“项目化”管理中作用明显,使装置能耗物耗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党委委员和支部书记肩负“党政同责”责任,讲授安全党课246堂,有力提升了全员安全意识;全体党员提出可实施性合理化建议103项,1至10月份累计献工8300余小时,获得了吉林石化公司“先进党委”,苯酚车间党支部被评为吉林市“党内活动载体型”基层党组织示范单位,切实使党员群体动了起来,作用发挥了出来,真正激发了全体党员的工作热情,实现了“两学一做”关键在做的初衷。
三、建敞开化评价载体,让整改提升成为有品位的“新追求”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效果如何,结果在“评”。染料厂党委在评价学习教育效果上,不仅有党组织对党员的自身评价,还有面对面的意见征集和群众一对一的评价检验,让党员跳出自身的局限,在外界“评”中知不足,促进党员更好地向“四讲四有”靠近。
1.建立党员评价体系。结合“两学一做”各阶段竞赛答题成绩、党员工作岗位履职表现、民主生活会反馈意见、党员作用发挥、党员“三违”积分情况和党员民主评议结果等多个维度,染料厂党委制定党员综合评价体系,对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表现进行评定,除合格党员外的综合评定前10名,直接纳入合格党员行列,对评价居位较后的党员由支部书记进行组织谈话,制定针对性措施,加大学习教育力度,促进其迎头赶上。
2.面对面听取意见。染料厂党委在学习教育中倡导“面对面”、“背靠背”和新媒体平台为一体的敞开式意见征集途径,以支部为单元组织党员与普通群众沟通“要”意见,并通过民主评议接受群众点评“听”意见,同时建立“吉化染料厂”微信公众号,以党组织名义针对每名党员征集意见后,点对点向党员“送”意见,通过“三位一体”的征集意见途径,使党员能全面剖析查摆自身的问题,查找差距不足,更明确地向合格党员靠近。
3.一对一检验成色。染料厂党委在开展“抓队伍、带作风,讲协调、重责任”学习讨论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机关党员下基层,全体党员一帮一”活动,将300名党员与普通群众通过同类组合、互补组合、专项组合的形式建立包保,骨干党员一包两,普通党员一包一,共组建216对帮抚对子,厂党委通过评定帮助对象的进步情况和口碑反馈来综合评价,一对一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党员进步的成色。
染料厂党委通过上述措施,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因地制宜、因需选才、因情施策、因势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既让学习教育吸引住了党员,又让党员爱学真学;既让实践考验了党员,又让党员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从而真正促进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