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染化交易市场!   请登录   预注册
 
 关于平台

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南通某织造老板断言:90%以上产品将变成库存,报复性反弹不存在!
2020年07月21日 08:47 dyeschem.dazpin.com

梅雨日长时,温风已觉暑。2020年仲夏,自然时节照例在不息变换。

 

纺织产业的“气候”则要单调许多。年后复工至今,南通永尚纺织有限公司坯布车间每天只开一班。“多了肯定消化不了。”在公司董事长顾旭春看来,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疫情给产业带来的“霜期”将长久存在。

 

“明显感觉到,今年客户询价没有以往那么频繁。”南通清雨飞菲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章秀红说,“下游能不拿货就不拿货,宁可等一等。”复工后,公司订单接到了4月底,后面的生产经营均要在未知中度过。

 

作为坯布织造的主要原料,春节后,棉纱价格一直在深度下跌。以32支普梳纯棉纱为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交易数据显示,7月初,其每吨销价为18650元左右,较4月初又下跌了600元以上。

 

“全球疫情导致纺织出口订单取消或撤单,纺织厂大量库存积压。”双甸镇经济发展局局长陈晓进说,对行业的悲观预期没有改变,市场就很难开动。全镇纺织业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和100多家小微企业4月以来已全部复工,他认为,复工后订单不足的问题会持续存在,这是更大的问题。

 

“在叠石桥,外地客户来得少,老客户去得也少。”顾旭春说,如东纺织产业长期背靠叠石桥市场,目前一级市场尚在恢复,下面的二级市场、三级市场也都没有完全开动。他断言,“今年新下的订单会很少,90%以上产品将变成库存。”

 

章秀红的估计要乐观一些。她盘算,随着后期疫情防控形势的趋稳,公司销售做到去年的3300万元或许不成问题,但利润无疑会被摊得很薄。

 

复工一延再延,原料供应不上,物流迟迟未通,工人艰难到位,订单陡然萧条。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蔓延,让纺织企业遭遇当头一击。更难的是,困境中的企业仍然必须用一定代价,维持必要的体面。

 

“订单少了,但管理人员的工资要开,计件的工人活儿做得再少要养。”岔河镇纺织协会秘书长严丽培说,在这些费用之外还要注意到,八成纺织企业有贷款,利息也是不小的压力。

 

顾旭春认为,失去的时间也是无可挽回的代价。布只是一种普通的生活用品。即使疫情影响减弱,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也无法释放,何况一家企业的产能基本固定。“报复性反弹,在我们这个行业是不存在的。”

 

上半年,除了无纺布,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亏损面达到32%!

随着疫情常态化防控稳步推进,纺织行业生产逐步恢复,降幅持续收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5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减少8.2%,增速低于上年同期11.8个百分点,但较今年1~4月回升3.1个百分点,5月当月增速首度转负为正。产业链各环节中,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保持高速领跑态势,1~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50.7%,高于全行业增速58.9个百分点。服装和家纺行业受终端需求萎缩影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减少12.8%和10.6%。纺机行业1~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减少20.8%,反映行业投资信心仍趋低迷。

 

主要大类产品中,仅无纺布产量实现同比正增长2.5%,其余产品产量均有所下降。1~5月,规模以上企业化纤、纱、布和服装产量同比分别减少3.2%、18.1%、27.6%和17.9%,增速分别低于上年同期16.2、19.7、27.4和17.5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5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亏损面达到32%;总资产周转率和产成品周转率分别仅为0.9次/年和10.4次/年,同比分别放缓20.6%和24.7%;三费比例为7.3%,高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

 

纺织寄希望于终端需求的复苏,但服装品牌的故事已越来越难讲!


今年上半年对于纺织服装行业来说是天塌地陷的半年。这场剧震被疫情点燃,始于终端品牌,也将终于终端品牌。国内较多中上游纺织企业依靠品牌的订单过活,一季度生产受阻,二季度订单锐减,目前很多纺织企业不得不节衣缩食。终端品牌拿走了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理论上他们的抗风险能力要更强,应该为产业的中上游企业遮风挡雨,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一家又一家品牌商的倒下,纺织服装业还有救吗?何时才能触底反弹,谁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恐怕还是要寄希望于终端需求的复苏。

 

但近半年以来,优衣库、Zara、H&M、GAP、拉夏贝尔等快时尚品牌纷纷宣布关闭部分门店,从资本热捧到门店关闭、股票濒临戴帽,服装品牌的故事越来越难讲。

 

2020年第一季度,拉夏贝尔实现营收10.02亿元,同比下降57.75%,而在此前,拉夏贝尔已经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业绩颓势。2019年大规模关店清仓,全年关闭约4400家门店,品牌数量多、运营难度大、主业盈利难、海外收购失败、违约、负债等资金压力让拉夏贝尔陷入退市预警。

 

无独有偶,美国快时尚巨头GAP因疫情暂时关闭了全球范围内大多数门店,虽然还有20%的线上收入,但在疫情时期,多数消费者并没有购买欲望。大范围关店、线上转型遇阻、收入停滞,GAP遭遇致命打击。

 

H&M、Zara的境况也同样不乐观。受疫情影响,今年3月,H&M销售额下降46%,关闭了3778家门店。Zara发布的2019年度报告也显示,该集团全球50%的店暂时关闭。

 

疫情导致各大服装企业对下半年的市场缺乏积极性,订单取消减少已是常态。今年下半年的纺织旺季能否如约而至已经变得扑朔迷离,毕竟去年遗留下来的大量库存还没有消化完全,必然会严重影响库存消化速度,同时也会限制新订单的下达。并且海外新冠疫情还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纺织人的下半年可能比上半年还要艰辛。

 

谨慎布局秋冬面料市场,准备充足流动资金,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做好准备。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中国基金报、中纺联产业经济研究院、网络、化纤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