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前段时间,涤纶长丝开启了缓慢拉涨的模式,但受制于下游织造企业库存高位,开机率并未有所提升,对涤丝的需求没有明显改善,支撑不足下,涤丝产销难以拉涨,持续维持在6成附近。
近期,涤丝就开启了连续多日的下跌模式。截至目前,涤纶长丝FDY产品价格在5650元/吨左右,POY产品价格在5100元/吨左右,DTY产品价格在6620元/吨左右,与上周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聚酯厂家开启了新一轮的优惠大酬宾活动,但纺织企业采购积极性不足,多以消化库存为主,涤丝市场成交气氛不佳,偶有超百行情,但难以持续。低迷的产销及聚酯厂家高库存进一步拉低了涤丝价格。
行业巨头关厂、集体降薪事件再现!
最近,一些新闻引发了市场热议
8月20日,在香港上市的知名鞋履企业九兴控股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扰乱全球零售业,集团上半年收入5.11亿美元,同比减少31.9%。出货量下降30.8%至2040万双,而去年同期为2950万双。九兴控股表示,将通过永久性关闭中国厂房并加快向东南亚迁移产能以提高利润率。
山东郓城县纺织服装协会8月24日发布通知,建议全县各纺织企业,将行业工资暂时整体下调10%以内,以应对新冠疫情及国际形势造成的限产、停产危机。
造成这种种现象的原因,无疑是疫情造成了终端消费需求急剧减少,冲击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当然,与纺织服装相关的企业也同样形势严峻。
新冠疫情之下,服装行业遭遇重挫,甚至正经历历史罕见的“大撤退”,有专家预计,今年服装行业整体至少减少4000亿元营收,整体市场规模缩水15%,大多数服装品牌都面临风险。
部分染厂轮休结束,开始招人,临时工也行!
与之相反的是,最近这段时间,染厂的生意普遍有所回升,部分品种像弹力面料,如四面弹、T400、T800等走货较好,出现压卡排队的现象。交期也延长到了一个星期左右,那么这波好转能持续多久呢?
“最近这段时间,染厂生意特别忙,染缸都开足了,市场货和T400比较多,也不存在轮休了,反而货多的时候,天气太热,工人的效率比较低,我们经常需要从外面招一些临时工才能完成产量。”一家染厂业务员说道。
无独有偶,另外一家染厂负责人也表示:“现在生意是有所回升,我们的开机率维持在7成左右,之前只开一半,最近这波订单是由于市场货开始启动了。但是与往年相比的话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以往尼丝纺和仿记忆这个时候进仓量都很大,但今年的量明显缩小了很多。”
从染厂方面可以看出,现在是市场货开始启动的时间点,以尼丝纺、仿记忆、春亚纺为主,由于市场货量大,且对染色质量要求不高,利润也比较高。而开头提到的四面弹、T400、T800等,染色的要求比市场货要高,如果同时进仓,染厂肯定是优先做市场货的,这也是导致弹力类面料需要压卡的原因。从贸易商方面也可见一斑,一位贸易商表示:“最近接到了13万米的仿记忆市场货订单,是外贸单,继3月份集中取消订单以来已经很久没有见到那么大单量的了。"
市场货、订单货量不及往年,撑不起旺季
最近市场货和弹力类面料的确有所好转,但并不是所有的染厂和贸易商都接到了此类订单,并且据染厂业务员和贸易商表示,单量与往年相比,差距比较大。“同样的一个客户下单,去年8月底9月初那会,我们基本一直在染厂耗着,通宵加班是常事,今年不存在了,订单是回暖了一点,但是和去年相比还是少了很多。”一位吴江地区的贸易商说道。
今年在疫情的拖累下,国外的消费需求还没有完全恢复,服装厂、贸易商下单都比较谨慎,以往动辄几十万的订单不见了,现在几万米,甚至几千米都已经算是“大单”了。外贸单的缺失,让即将到来的旺季或将大打折扣。特别是一些以外贸单为主的厂家更是压力山大,库存越垒越高,单子却“消失了”,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一些厂家的库存已经达到了2个多月的量,放假、轮休已经是常态。并且据往年经验来看,市场货这波订单后劲不足,今年疫情之下,情况更是特殊,因此,仅靠市场货和弹力类面料的局部热销并不能撑起这个旺季。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涤纶长丝、布工厂、中国绸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