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染化交易市场!   请登录   预注册
 
 关于平台

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2020年8月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报告:稳中向好
2020年09月24日 08:39 dyeschem.dazpin.com

生产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基本与上月持平,表明制造业总体平稳运行。各分项指数中,除了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以外,其余各项指数均处于景气区间,其中新订单指数连续4个月回升,表明市场需求有所恢复;出口订单指数为49.1%,高于上月0.7个百分点,说明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制造业出口进一步改善。中棉行协问卷调查情况与PMI走势基本一致。
外贸方面,我国进出口逐步回稳向好。一方面,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不断落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回暖。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8月,纺织服装出口按人民币计2169.6亿元,环比增长22.6%,其中纺织品出口1032.3亿元,环比增长49.7%,服装出口1137.3亿元,环比增长5.2%。4-8月,纺织品服装出口连续五个月增长。随着国外防疫物资生产产能的增长及防疫产品价格的降低,8月纺织品出口增速较前期放缓。随着主要市场对服装的购买需求回升,服装出口反弹,同比增长 5.2%,环比增长 4.7%。

 

8月,原料采购指数为51.96,连续三月处于景气区间。本月,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整体稳中有升,郑棉期货价格震荡走高,期货价格上涨幅度大于现货;国际棉价方面,当月Cotlook A指数呈“W”型走势,月中美国农业部发布了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月报,全球棉花产量上调了28万吨,棉花消费下调了27万吨,国际棉价受此消息影响有较大幅度下跌,随后市场情绪修复,价格回调。本月储备棉竞拍气氛火热,一直保持全成交,从价格来看,成交价格联动棉价波动;从成交量占比来看,贸易商拍储量大于纺企。纺企表示,随着竞拍逐渐进入收尾阶段,将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及棉价波动,择机拍储补库。非棉纤维方面,粘胶短纤价格稳中微降,直纺涤短小幅震荡。月初,受台风影响以及对后市看好,直纺涤短出货意愿降低,部分工厂报价上涨,随后受原料价格震荡影响,售价有所调整。


原料库存指数

 

8月,生产指数为50.54,纺企生产已步入正轨。8月,市场氛围继续回暖,下游积极备货,纺企开机率较上月有所增加,其中坯布生产节奏明显加快;纱、布生产量环比上升,纱产量大于布产量。有纺企表示,目前外贸订单陆续下达,客户指定原料采用外棉,之前分配到的关税内配额已所剩无几。9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开始发放滑准税配额,和往年80万吨相比,今年数量为40万吨,且指定为加工贸易配额。

 

产品销售指数

 

8月,产品库存指数为50.05,今年首次处于景气区间,企业产销趋于平衡。本月作为纺织旺季的“预热”月,市场氛围回暖,纱布销售较为通畅,加上纺企一直着力去库存、保资金,因此产品库存压力环比显著降低。据中棉行协调查问卷显示,8月产品库存量环比上升的企业占比为31.89%,环比下降13.56个百分点,产品库存量环比下降的企业占比为20.34%,环比上升2.95个百分点;坯布库存增量明显放慢。

 

企业经营指数

 

8月,企业信心指数为50.65,纺企对后市充满信心。纺企表示,目前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回暖,订单基本维持稳定;随着国外整体疫情的控制,社会活动逐渐解封,消费需求增加,外贸订单也有所恢复。认为“金九银十”虽较往年同期清淡,但相对于今年1-8月的行情来说,预计市场氛围有明显好转的纺企明显增加。也有部分纺企认为,目前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行情遇冷的可能性。

 

说明: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指数采集自全国近500家次棉纺织企业,参考国家制造业PMI等指数制定方式,通过对多个主要指标加权计算得出,当指数高于50,表示棉纺织行业本月景气程度好于上月,低于50则表示本月景气程度不及上月。

 

来源: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