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染化交易市场!   请登录   预注册
 
 关于平台

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涤纶长丝产能又多了! 聚酯龙头抢市场、控市场,涤丝上涨:或只缺少一个“信号弹”!
2020年12月08日 08:59 dyeschem.dazpin.com

有着“涤纶长丝企业中的沃尔玛”之称的桐昆股份,又要扩建长丝产能了。公司拟斥资150亿元在江苏打造新基地,新增长丝产能相当于目前三分之一。

 

据悉,桐昆股份是国内化纤龙头,今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拥有420万吨PTA的年生产能力,聚合产能约为 640 万吨/年,涤纶长丝产能约为690万吨/年,连续十多年在国内及国际市场实现产量及销量第一,涤纶长丝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8%,全球占比约12%。换而言之,此次新建的240万吨长丝项目,相当于现有产能的34.78%。

 

聚酯龙头的疯狂加速度:

全年开工100%、二季度产销100%


2019年年底我国涤纶长丝产能约为3833万吨,全球产能约为5759万吨。近两三年内新增产能基本来自龙头企业。行业CR6由2017年的约44%提升至2019年的55%以上。


根据CCFEI数据,2020年全年新增产能合计为212万吨,较2019年国内产能增量为5.53%。

 

业内人士认为,过去几年里以桐昆股份为代表的聚酯龙头企业长丝产能不断扩张,截止至2019年末,桐昆拥有420万吨PTA的年生产能力,聚合产能为640万吨/年,长丝产能为690万吨/年。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约18%,国际市场的占有约12%,具有较大的市场话语权。目前公司还有恒超年产50万吨智能化超仿真纤维项目和江苏南通如东洋口港聚酯一体化年产500万吨PTA、240万吨聚酯纺丝项目在建,预计到2023年公司涤纶长丝产能将达到980万吨/年,不断巩固市场竞争优势地位。

 

同时由于下游客户稳定及公司市占率的不断提升,桐昆股份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开工率,即便是在疫情影响之下的今年二季度,公司实际产销率依然超过100%,继续抢占市场份额。逆境之下,更高的产能利用率体现了公司更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行业地位。桐昆股份的年报数据也显示,除了部分2019年投产的新产能之外,公司其余长丝产能全年开工率基本都超过了100%,部分厂区产能利用率甚至达到140%以上。

 

从上下游产业链来看,涤纶行业属于化学纤维的生产制造环节,属于中游制造业。完整的产业链为“炼化-PX-PTA-涤纶-织造”。涤纶产业的上游是石油化工行业,主要的原材料为精对苯二甲酸PTA及乙二醇MEG等;下游行业主要是纺织服装业,在纺织服装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化学纤维中,涤纶的占比达到60%。涤纶长丝行业的下游经编织布高度分散,长丝格局高度集中度构建龙头议价权,优质产品将享有更多的产业溢价。

 

桐昆股份在POY长丝生产领域成本优势极为显著。公司的产品策略也是以需求量最大的通用型号产品为主,与国内其他几家聚酯龙头企业采取差异化竞争的策略专注于FDY和DTY的生产不同。2015年来公司的POY长丝产品始终位于行业领先水平,2019年嘉兴石化二期投产之后,公司涤纶长丝上游原料实现配套,毛利率再上一个台阶。涤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龙头企业往往拥有过万的员工,而中小企业的员工也动辄上千人,这对人员管理的能力要有很高的要求。仅就人工成本而言,公司单吨涤丝的人工成本在150元/吨左右,在涤纶长丝行业内属于较低水平。

 

截止2019年,聚酯聚合产能40万吨/年及以上规模的企业34家,截至2019年底,六大上市企业(恒力、桐昆、恒逸、荣盛、盛虹、新凤鸣)PTA、涤纶长丝合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比例已分别达到55%、53%。

 

头部企业因资金、技术等优势在产能扩充上更具优势,未来市场份额将再度提升,龙头行业话语权不断强化。从产能的来源上看,新增产能也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据CCFEI和东兴证券数据,2020年下半年国内直纺涤纶长丝行业仍有7套新装置计划投产,均为主流大厂产能扩张,合计投产产能约240万吨/年,其中恒逸100万吨/年、新凤鸣30万吨/年、桐昆50万吨/年、恒力60万吨/年、盛虹25万吨/年。

 

建成投产之后预计行业CR6将继续提升至59%左右,桐昆股份、恒逸石化、新凤鸣的长丝产能规模优势愈发明显,而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盛虹集团则通过上游炼化配套进行差异化竞争。

 

从2020-2022年的已规划项目来看,产业链上游PX-PTA环节产能增速较高,涤纶长丝环节产能增速趋于平稳,未来三年涤纶长丝产能复合增速约为5.4%,与终端需求增速较为匹配,而PTA环节盈利能力将受到压制,PX配套项目陆续投产将巩固国内涤纶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抢占日韩PX工厂的市场份额。


中小涤丝企业与

龙头企业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随着炼化窗口打开,多家涤丝龙头企业都向上游延伸发展,完善自身产业链供需结构,中小涤丝企业与龙头企业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在强者恒强的铁律之下,中小涤丝企业想实现对龙头企业的弯道超车已经几无可能。

 

1、桐昆集团:2023年涤纶长丝产能将达到980万吨/年

 

在行业中有“涤纶长丝企业中的沃尔玛”之称。主要从事各类民用涤纶长丝的生产、销售,以及涤纶长丝主要原料之一的PTA(精对苯二甲酸)的生产。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各类民用涤纶长丝,包括涤纶POY、涤纶FDY、涤纶DTY、涤纶复合丝四大系列一千多个品种,覆盖了涤纶长丝产品的全系列。

 

目前公司还有恒超年产50万吨智能化超仿真纤维项目和江苏南通如东洋口港聚酯一体化年产500万吨PTA、240万吨聚酯纺丝项目在建,预计到2023年公司涤纶长丝产能将达到980万吨/年,不断巩固市场竞争优势地位。

 

2、恒力石化:世界500强,全产业链的霸主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囊括石油炼化、石化以及聚酯化纤全产业链上、中、下游业务领域涉及的PX、醋酸、PTA、聚酯切片、民用涤纶长丝、工业涤纶长丝、聚酯薄膜、工程塑料的生产、研发和销售。

 

公司民用长丝产能位列全国前五,工业长丝产能位列全国第三,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涤纶民用丝、工业丝制造商之一。

 

3、荣盛石化:上游全球最大,一体化优势

 

荣盛石化走的是一条产业链上延的发展之路:从涤纶长丝到PTA,从PTA到中金芳烃,从中金芳烃到浙江石化炼化。

 

随着浙石化一期2000万吨项目投产,产业链完全打通,一体化优势开始显现。随着二期项目的投产,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炼油企业之一。

 

差异化产品对技术要求非常高,而我国聚酯纤维长丝行业起步较晚,有成熟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稀缺,这已经成为限制国内新建差别化聚酯纤维长丝企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涤纶长丝上涨只缺少一个“信号弹”!


未来2-3年,从纵向看,涤纶环节供给强度低于上游PX-PTA环节,从横向看,龙头企业新建产能、收购重组助力行业集中度提升,涤纶长丝行业格局将继续优化。

 

对涤纶长丝而言,首先,2021年涤纶有望迎来一轮景气复苏:首先是终端内外需持续向好,国内领先海外一步,服装社零销售额9月已实现单月同比+8%,出口金额随着疫苗落地和海外经济重启,预期也会加速改善,纺服整体终端需求有望回升至过去几年的6%左右。

 

其次是全产业链目前库存水平并不高,尤其是偏下游的面料和服装环节,过去两年库存都基本持平,2021年随着需求复苏和油价上行,有很大的补库空间,可能会带来2%-3%的需求增长。

 

因此小编认为:后续一旦原油价格有所上涨,将拉动PX和PTA价格上涨,进而推动涤纶长丝价格再上一个台阶。

 

来源 | 乐晴智库精选、第一纺织网、化纤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