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染化交易市场!   请登录   预注册
 
 关于平台

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纺织市场回暖?业内人士透露:订单量激增,但盈利仍是个大难题!
2021年01月21日 08:45 dyeschem.dazpin.com

据媒体报道,在2020年中的时候,我国外贸顺差顶住了疫情压力,创下有记录数据以来的最高值,于11月份的时候迈过754亿美元大关,而当月的出口增速为21.1个百分点,相比5月时候仍为负数的该数据,绝对是肉眼可见的发展速度。

 

纺织业外贸回暖?
 

在该数据的背后,是无数商品品类市场的回暖以及订单量的激增。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11月期间,我国累计出口数量最多的是医疗器械,而紧随其后的就是纺织业。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的出口量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单月增幅也超过了20%。

事实上,纺织业是一种非常薄利的商品品种,价格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改变,比如说劳动力成本的涨跌、国际贸易战等因素,包括此前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发生的一些矛盾,都会影响到纺织类商品的价格和出口量。

 

而由于疫情的影响,上半年各个国家对于口罩的需求量都是巨大的,所以当时的口罩出口额基本上占据了纺织类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而在疫情后半段,各种各样的家纺产品对外出口量巨大,比如说毛巾以及各种床上用品,在美洲市场的销售总量超过2.7亿美元。

据专家分析,纺织业的外贸订单之所以会回流,主要与其他国家的生产力下降有直接关系,在其他国家忙着抵抗疫情的时候,纺织类商品的供应量自然就下降,那么我国也就能够得到更多的订单,呈现出制造业回暖的现状。

 

盈利仍是个大难题
 

但是据业内人士透露,虽然如今纺织类产品订单量激增,可是数量的上涨并没有带动企业盈利。数据显示,虽然一些家纺企业得到的海外订单已经排到了一个季度之后,但是由于其他既定条件的改变,导致了盈利仍然是个极难解决的问题。

比如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集装箱吃紧事件,在2020年10月前后,40尺高集装箱每个发往欧洲的价格基本上在2000-3000的程度,但是随后就开始疯狂涨价,到了11月已经接近5000美元,12月下旬更是超过了7500美元,翻了一倍还多。

同时,不仅是价格的上涨对企业盈利有影响,“一箱难求”的现状更是问题,即使幸运一点得到了集装箱,可是海运渠道也是有限制的,无法出货自然会影响商品最终的盈利。

来源:化纤头条、中国新闻网、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