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染化交易市场!   请登录   预注册
 
 关于平台

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德尔塔”没撤,“拉姆达”又来了!新病毒已传至亚洲,原油暴跌、坯布库存爬上高位,聚酯即将迎来新一轮打击!
2021年08月11日 14:28 dyeschem.dazpin.com

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疫情近期再度恶化,变异毒株“德尔塔”还没远去,新的毒株“拉姆达”又在美国出现上千例,美国日均新冠新增病例超10万。

市场人士指出,美国第四波疫情感染病例激增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该因素也将在短期内成为影响原油走势的主要因素之一。美油上周累跌约7.7%,创去年10月2日一周以来最大单周跌幅;布油累跌近6.3%。9日,油价持续大跌!昨天下午国内期市收盘,上期原油跌超2%,美油布油均跌近4%,为7月20日以来新低。内盘期货夜盘开盘,上海原油主力合约跌近3%。截至10日早收盘,上海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夜盘收跌2.32%,报416.5元/桶。WTI 9月原油期货收跌2.63%,布伦特10月原油期货收跌2.35%,均创7月19日以来主力合约收盘新低。


美国已报告超千例“拉姆达”病例
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对抗免疫性已传至亚洲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最新数据,截至上周六,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数连续第四天超10万。上周五,美国的单日新增确诊新冠病例数超过12万,为6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6日,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为25.4万,超过CDC统计数据的一倍,达到今年1月9日以来的单日增幅最高纪录。

另据美国媒体报道,截至8月8日,美国过去一周日均新增死亡病例506例,比14天前增加89%。全美范围内的住院人数在过去一周上升了40%。另外,佛罗里达州已经连续8天刷新新冠肺炎住院人数的纪录。昨日伊朗新增4080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588例死亡病例,均创纪录新高。
 
毫无疑问,德尔塔已成为全球疫情的主要毒株。然而,德尔塔变异株的警报还未解除,被称为“拉姆达”的变异株又开始出现“冒尖”趋势。美国媒体报道称,随着疫情的蔓延,美国已出现上千例去年12月秘鲁首先报告的“拉姆达”毒株感染病例。一些专家表示,“拉姆达”毒株也是他们正在密切关注的一种变异毒株。
 
对此现状,美国高级卫生官员纷纷表态。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表示,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0万例是一个“糟糕的转向”,病毒不受限制的传播会加大病毒变异的概率。

日本东京大学和大阪大学研究人员称,拉姆达变种的刺突蛋白具有高度传染性,而导致这种高传染性的“罪魁祸首”是该病毒出现的T61和L452Q两个突变,这两个突变改变了该变种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细胞受体结合的性质。尽管这项研究迄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但可以确定拉姆达变种病毒感染细胞的活跃程度不亚于德尔塔变种——后者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传染性的毒株之一。

据日本广播协会网站报道,一名女性于8月7月在东京羽田机场的检疫站被发现感染了一种新型毒株,目前已被证实感染的是拉姆达(Lambda)变异毒株,这是首次在日本确认感染拉姆达变异毒株的病例。


变异病毒拖累原油需求
聚酯跌价逐级传导

尚未实现群体免疫的美国在日增20万确诊病例的情况下不采取封锁措施,德尔塔变异病毒带来的风险会越来越大。此外,全球就第三轮疫情采取的封锁措施对原油需求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国内因南京疫情蔓延,已有至少46个城市建议居民避免非必要出行,疫情对出行需求复苏的干扰导致石油需求前景再度蒙上阴霾。

海证期货能化研究员郑梦琦表示,上周五公布的美国非农数据,各项数据均超出预期,于是市场对于今年年内美联储缩减QE的预期开始增强,美元指数走强,作为大宗商品的原油,价格承压。德尔塔变种病毒蔓延,拉姆达毒株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疫情的扩散,使得全球燃料需求复苏受挫,原油需求下滑担忧加剧。

聚酯市场再泼一盆冷水
坯布库存爬上高位,纺企资金被大量占用

“目前对纺织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国内外疫情。如果疫情缓解,订单肯定会多一点,现在全球疫情都很严重,订单肯定少的。”一位纺织外贸商说到。疫情仍然是当下纺织外贸市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出现纺织外贸订单因为疫情被取消、推迟的情况。

2020年从我国进口各类纺织品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越南,正深受第四波新冠变异毒株疫情折磨,目前已导致一批工业园区和工厂暂时关闭,各地生产供应链因实施社会隔离中断,越南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作为世界第二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越南约三分之一的纺织和服装工厂因疫情而关闭,该国目前有30%到35%的服装厂倒闭。

其他我们的重要纺织出口国印度、日本、泰国、马拉西亚等等也都处在疫情的“水深火热”之中。各国封城、宵禁的措施不断,正常的工业生产、购物消费也遭受打击。这也导致终端纺织服装企业信心不足,新单下单询单频率出现迟缓。而外贸海运费也因为疫情易涨难跌,出口难题加重,下游坯布工厂实在苦不堪言,降低开工、低调运行也就成了常态。

订单的缺失让坯布库存爬上高位,纺企资金被大量占用,因此多数织造企业心态多是谨慎观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给未来的聚酯原料价格再泼上一盆冷水。

来源 |  中国证券报、期货日报、 化纤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