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近日,位于江苏省徐州睢宁经济开发区的天虹时尚小镇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建筑工人在脚手架之间穿梭忙碌。
天虹时尚小镇
计划总投资105亿元
天虹时尚小镇项目计划总投资105亿元,建设包括纺纱、织造、染整、成衣产业链一条龙的生产基地,建设多层生产厂房,以及智能仓储物流、污水处理厂和宝源热电项目等基础配套设施,新上30万锭棉纺生产线、50条针织染生产线、25条梭织染生产线、30条散纤维染色生产线,10000台织布机、200台涡流纺织机以及品牌成衣加工生产线等。
项目计划三年内建设完成,建成后可创造利税30亿元,带动就业1万余人。目前正在施工的是一期项目,投资55亿元,建设厂房50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年底投产。
据了解,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从单一产品到全产业链产品的转变,实现集团产业的升级转型。
著名品牌牛仔裤纱线供应商:美亚纺织
徐州美亚纺织有限公司同样位于睢宁经济开发区。记者在公司细纱车间看到,数十台纺纱设备正高速运转,机器轰鸣,细纱卷绕,工人们娴熟地操作各种机器。
据了解,美亚纺织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纺织企业,主要生产中高档双芯弹力纱、竹节纱,主要用于高档牛仔用纱,是国际和国内著名品牌牛仔裤纱线供应商。
企业入驻睢宁经济开发区后,得到了地方大力支持。睢宁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入驻睢宁经济开发区的企业,他们为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从注册、环评到基本建设、投产运营,为项目建设及企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锻造发展引擎
绘就纺织新蓝图
纺织服饰产业是睢宁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上世纪60年代,棉花姑娘龚士琴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上世纪80年代,月兔牌帆布远销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到2020年,全县纱锭保有量已达100万吨,服装企业320余家,产值达到近50亿元,直接从业人数达7万人。
但是由于缺乏最关键的印染环节,
始终无法形成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
2018年,经过多次努力,
睢宁县终于获批
全省第一家省级印染园区。
2021年初,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大力发展纺织服饰产业,专门成立了纺织服饰产业链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亲自担任链长,按照提升纺纱主攻织布,打通印染发展服饰塑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加快构建及研发纺纱、色染、织布、服装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以开发区为中心,努力辐射全县产业发展,实现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的转型,由制造到智造的提升。
“十四五”期间,睢宁经济开发区将以天虹、美亚等骨干企业为主体,做好产业规划,主攻高性能纤维、高档服装面料、皮革皮具等重点领域,形成“纺纱—织造—染整—服饰”全产业链,打造全国最大的包芯纱、高档牛仔弹力纱、高端女鞋生产基地,全面促进睢宁纺织服饰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天虹国际总投资105亿项目入驻为契机,睢宁有决心也有信心到“十四五”末,打造出全球最大的梭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针织和包芯纱生产基地、淮海经济区服装面料集散中心。
真正做到产业链互通互联,智能制造全程贯穿,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为全面转型、全域美丽、全民富裕的新睢宁作贡献。
来源:印染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