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染化交易市场!   请登录   预注册
 
 关于平台

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原料暴涨刚消停,染费又集体涨价,纺织老板们利润都去哪了?这订单还敢接吗?
2021年11月08日 09:25 dyeschem.dazpin.com

近期的纺织行情可谓是风云变幻!这不正经的行情已经逼的纺织企业两头难做。

上一秒可能是:“原料跌惨了,今天还会跌!”
下一秒就变成:“染费又涨回去了,今日报价作废”
回头就发现了,“涨价只是昙花一现,又绿回去了”
……

“煤超疯”猛回头、国际油价重挫大跌
引发聚酯产业链集体崩塌

近日随着煤的大幅波动,加剧了纺织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受动力煤影响,上游化纤原料PTA、乙二醇等聚酯原料价格出现回调。同时成本端的走弱,导致涤丝厂家获得了高额的利润空间,而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在高额利润的同时涤丝将失去成本端的支撑。日前聚酯工厂接连两次促销,仅4日,聚酯工厂部分规格报价大幅下调500元/吨。

而雪上加霜的是,4日国际油价显著下跌,将进一步压低聚酯产业链各产品的报价。截至当天收盘,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收于80.86美元/桶,跌幅为3.63%;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收于81.99美元/桶,跌幅为3.22%。

原料暴涨刚消停
却又等来了染费的集体涨价!

除了波动的的原料,染费也当仁不让,有望再度争抢主角!11月初,随着蒸汽价格将大幅度调整,江苏、浙江行业商会、水洗协会及印染企业再次调整染费价格应对生产成本的高涨。

原料、染费冰火两重天
这下,纺织订单又要被搅黄了!

此时染费市场“涨涨涨”的消息让不少外行人产生错觉,觉得纺织、印染企业还处于牛市之中。从原料端来看,前期上行的动力主要来自成本端支撑及限产导致的供应紧张导致。随着成本端走弱,利空因素逐步显现,原料价格势必将走下坡路。

这冰火两重天的市场情况,或许让订单再一次被搅黄。

据不少厂家反映,目前生意并不好做,生产成本过高,而下游看到原料持续跌价议价的尺度越来越大,导致利润越来越少了,加上后期对于原料和染费价格难把握,面料的生产周期也无限制地延长,交期问题如今对于面料企业来说其影响远大于价格因素的影响。因此纺织企业即使有单也不敢接。

今年对于大多数纺织人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限产停产、各种原材料价格暴涨无时无刻不挑动着纺织人的神经。如今11月已经到来,传统旺季即将离去。虽然很多企业表示今年整体订单还不错,但是持续波动的原料价格和即将到达的染费上调给织造企业、面料贸易商带来的利润压缩确是不争的事实。同时限电因素依然影响着纺织企业的生产运行,洗牌周期依然在纺织人且行且珍惜。

此前报道:

难难难,却还在涨涨涨!原料存在补货需求,已有纺织厂放休10-15天暂避锋芒!

广西工信部文件显示,高耗能行业电价上浮50%,内蒙古地区已上调了交易电价,具体涨幅需看月度数据,此外贵州地区发布扩大交易电价波动范围的通知,云南省也发布关于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征求意见稿,市场对上浮交易电价的预期越来越强烈,电价上浮,短期原料仍将走强。

同时近期纺织化纤行业限停产依旧在蔓延,目前市场对于未来纺织厂常态化管控预期高度一致,但在市场运行步调和节奏方面存在矛盾和疑虑,不确定因素主要集中在上下游管控力度上。

原料端极端的快速拉涨
给予下游市场增添运营压力

仅就需求环境而言金九旺季并未达到业者预期,但就价格趋势而言,下旬当中原油大涨及原棉抢收预期,加剧了三大棉纺上涨的势头。国庆期间,ICE持续拉涨,新疆正式进入抢收期,籽棉收购价格节节攀升,归于成本端积蓄给予了市场高爆发力,涤纶、粘胶在熔体成本偏强、双控限电、限产的局势中亦是随势向上。其间即便中储延迟抛储且增加抛储量,原料端极端的快速拉涨仍给予下游市场增添愈多运营压力,其涨势依旧持续。

至21日,三大棉纺原料较9月23日分别上涨了4500、1230、2480。(单位:元/吨)

对于棉纺厂,纺纱原料成本占据60%以上,其次为电力、人工成本。由此在双控抑制需求的环境中,纺企更多的是遵从成本逻辑,为避免加工费亏损而意向跟随调涨报盘,但棉纺厂一方面要承受原料端持续、快速的上涨过后,趋势性的快涨快跌令其成本核算愈加困难,一方面承受下游在国庆前完成补货后的既不买涨也不买跌的尴尬局势中。当下部分纺企依旧暂不报价,多数维持高报盘,却鲜有成交。仅就成本端来看,纱线价格已难超涨原料。

至21日,三大纯纺纱线较9月23日分别上涨了3500、1700、2350。(单位:元/吨)

沿海限电降幅
涉涤、涉粘产品大面积去库

9月份当中的行业开工下降,一方面是需求环境不佳,但更大的刺激影响因素是双控限电而导致限产。当下双控限电、限产已由沿海蔓延到中部区域,较多地区1/3的产能未能发挥。较之限电前,纯棉纱开工率下降10.2个百分点,纯涤纱下降9.1个百分点,人棉纱下降5.5个百分点。

9月份当中,纱线价格先跌后涨。在下跌的过程中,下游仅保持刚需,双控令供需双减,棉纺厂凭借早期订单,库存虽有缓升,却依旧保持在低位。至月底,一方面原棉带动纱线上涨,一方面下游启动节前补货,确实带动了棉纺厂去库,但可持续订单并不多也不长。国庆后,纱线跟随原料暴涨,下游保持观望、低吸情况,缺乏了买盘的支撑,纯棉纺企成品库存持续上升,且逐步到底年内高点。基于原棉涨势过高,部分下游已转向涉涤、涉粘产品,从而带动了同样保持涨势的纯涤纱、人棉纱依旧保持去库。

原料存在补货需求
但已有工厂有放休10-15天暂避锋芒!

基于原棉涨幅过大且过快,较多棉纺厂未能在国庆节前进行补货,导致原棉储备严重不足。当下拥有大量储备的仅在少数,而这少部分企业也已暂停原棉采购,部分工厂原棉只可保持生产至月底-11月初,高价配棉带来的高风险令纺企操作更趋保守,加之成品库存仍在上升,仅依靠阶段性的刚需补货,难以完成资金变现,已有工厂有放休10-15天,以此暂避原棉带来的风险。

综合来看,仅归于成本测算,原棉或保持缓涨的趋势,纱线加工费已逐步压缩,预期即便需求环境恶劣,但由成本端推升的价格将逐步向下贯穿,预期纱线市场价格依旧易涨难跌,涉涤、涉粘的品种将替代部分原棉。


来源: 印染人、化纤头条、隆众资讯、纺织面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