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近日,广州的新冠病例增长速度令人咋舌,短短一周时间从几十例再到几百例到上千例,看得人心慌不已。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服装批发市场的状况更是让人担忧,聚集了大批制衣厂的海珠区,成了疫情“重灾区”。11月2日广州疫情发布会上说,11月1日新增感染者大多分布在凤阳街康鹭片区。这个片区1平方公里住了超过10万人,还有制衣厂和仓储企业5200多家,还大多数是纺织业制衣、辅料等上下游劳动密集型产业。
全国规模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集群——中大纺织商圈,已经通知所有批发市场、物流暂停生产经营活动;海珠区制衣厂全面停摆。不知有多少进度停滞,多少订单流失!
虽然疫情当下,但布料市场却也“暗流涌动”,这两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中大的老板们把货拉到山上交易。
疫情重创之下,相比起看客,身在其中的服装商户老板们的心态倒是相对平和,不少老板表示“已经麻木了”。
的确,近三年来,疫情反反复复,服装批发行业饱受考验。中国纺联流通分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点监测的46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成交额为5447.97亿元,同比下降8.70%。
而作为中国服装批发市场“老大哥”的广州,受这次疫情重创之后,可以预见下降数字还会增加。
内忧外患
纺织“寒冬”模式将开启
进入11月,对于纺服产业链而言,大体“金九银十”的旺季订单已经结束。实际上,经历了前三季度的疲弱表现,市场整体已经对四季度缺乏信心。的确从整个下游行业来看,纺织出口形势依然严峻,预计11月份纺织行业也将进入需求淡季,受需求面不断萎缩影响,“寒冬”模式也将开启。
从内销来看,当前各地零星疫情不断,疫情管控所致的物流缓慢与需求消费下行,严重影响了市场的交投气氛。坯布工厂原料库存走低,补库意愿不强,成品均开始累库,周转资金受困。
外销方面,因欧美经济衰退预期、通胀加剧,消费者信心不足,且海外服装及面料同样面临极大的库存压力,出口也难言乐观。最新的出口数据就能加以佐证,9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下降3.7%,环比下降9.44%。
“金九”未见,“银十”失约!
纺织人还需谨慎前行
今年以来,疫情、供需端限制对纺织市场的影响始终如影随形,“金九”未见,“银十”失约,行业面临着挑战。但各位也不要悲观,根据券商研究报告观点,受全球疫情影响,二、三季度化工品需求同比减少,原有的旺季时间被动调整,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企业加速复工复产,原有的旺季将延后至四季度。疫情期间中国、美国PMI值一度跌至30以下,6月以后中美PMI值则快速提升至50%以上。
自复工以来,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均大幅回升,下游纺织行业需求快速回暖,尽管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开工率不高,但下半年多数企业从复工复产转向满工满产,集中向下游客户赶单交货,加上国内双十一、圣诞节的备货需求,国内+海外年底前的下游赶单需求有望集中释放。但未来市场走势如何,纺织人还是要谨慎前行,切勿盲目跟风。
来源 | 秦丝进销存、 化纤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