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金九银十”过后,纺织产业更加冷清,市场订单少,企业开工有所下降,采购意愿不高,纱、布库存偏高且市场对后市信心不足。据山东、江苏、河南等地棉纺企业反馈,受11月份以来郑棉持续振荡反弹的拉动,再加上最新发布的二十条防控措施使国内棉纺织品、服装消费反弹的预期升温,近日棉纱报价全面企稳,市场恐慌性抛货现象有所减少。一年已经只剩一个半月,近期从相关企业了解到,今年很多纺织厂都没有赚到钱,内销订单减少,出口遇阻,今年日子所剩不多,临近年底,企业的资金压力将继续增大,市场将何去何从?
棉花期货短线振荡长线承压
11月18日,郑棉主力合约收于13555元/吨,涨幅1.01%。但目前下游市场表现仍偏弱,对于盘面仍有制约。
在10月底创下12270元/吨低位后,棉花期货2301主力合约走出一波反弹行情。近两周,受益于接踵而至的宏观利好消息,大宗商品普遍反弹,棉花也随之向上,期货主力合约收复13000元/吨并突破13500元/吨关口。
根据市场情况分析,在新旧棉花交替之际,棉花基差有序回归。11月14日,棉花期货2211合约落下帷幕,这是2021/2022年度仓单的最后一个合约。旧棉仓单注销后,新棉仓单数量较少,棉花期货2301合约盘面交割压力大减,这或许是支撑近期棉花期价振荡偏强的一个原因。
根据市场反馈,由于此前棉花现货价格偏高,基差较大,1.3万元/吨以下的轧花厂缺乏套保意愿。不过,当棉花期价升至1.35万元/吨甚至接近1.4万元/吨时,基差收敛,套保需求自然增加。
与此同时,北疆的籽棉收购进入尾声,南疆的收购还有一段时间,随着皮棉加工上量,套保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从棉花消费和下游库存分析,我国10月棉纺织行业淡旺季的转换明显。其中,新订单指数大幅下降12.53个百分点至29.31%,近一半的企业反映新订单减少,开机率指数下降至43.10%。同时,其他数据也佐证棉花消费不乐观以及下游库存不断累积。截至10月底,棉花工业库存为46.51万吨,环比减少7.05万吨;纺织企业纱线库存为30.13天,较上月增加0.67天;纺织企业坯布库存为35.53天,较上月增加0.78天。这些数据不仅反映出原料库存偏低,而且反映出纺织企业补库意愿不高。
展望后市,虽然宏观利好消息有效改善了棉花市场预期,但价格反弹过大很容易导致预期和现实脱钩。在下游情况未得到显著改善、库存去化未达到一定水平之前,棉花反弹高度相对受限。11月下旬棉花有望进入区间振荡格局,中长期则继续承压。
纱线库存高企
河南许昌某纺企表示,该厂11月上旬以来,棉纱报价一直未做调整,棉纱即期利润随郑棉的反弹而大幅收窄,实际由于棉纱累库率持续攀升,流动资金趋紧,公司对广东佛山、浙江绍兴等地的几个大客户早已给予200-300元/吨的优惠措施,尤其40S及以上普梳/精梳纱的让利幅度更大。该公司负责人表示,11月份平均每周分别向广东市场、浙江市场发棉纱1-2车,较8/9月份下滑超过30%,一些布厂减产、限产的幅度比较大,不仅棉纱采购间隔期拉长,而且对棉纱价格愈发敏感,纺企只能采取降价促销模式。
近期,山东省纺织厂的情况是产品卖不动,订单小、少、短,产成品库存不断上升,但原料库存则呈下滑态势。
据滨州某纺织厂负责人介绍,目前常规纱销售一般,高支精梳纱销售较弱。以环锭纺普梳C32S为例,目前价格在23300-23400元/吨一线,C40S价格在24400元/吨一线,相比持平前日。气流纺16S价格在16200元/吨,相比前日持平。
本月以来,大多数纺织厂以维持基本运转为主,一是确保技术工人不辞职,优质客户维护不流失;二是当地政府相继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措施,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让艰难度日的纺织厂得以继续生产。
江浙、山东、广东等轻纺市场
棉纱成交氛围清淡
目前行情为数不多的亮点是,OE纱的询价、成交仍要明显好于环锭纺普梳/精梳纱,另外,高支精梳纱因库存比较低,供应阶段性偏紧。江浙、山东、广东等轻纺市场棉纱成交氛围仍比较清淡,中小织布厂、针织企业开机率低位反弹不明显。
从调查来看,目前沿海地区纺服企业订单仍以“短、小、精”为主,内销订单虽有所恢复,但以纺服企业春节前少量补单居多(2023年春季、夏季单),因此,虽然郑棉较大幅度反弹,但棉花现货、棉纱现货及坯布报价跟涨非常谨慎、小心。
从企业反馈来看,近半个月来,疆内库“双28/双29”机采棉报价较10月下旬仅调涨约100-200元/吨(一口价稳定在14000-14200元/吨);而棉纱出厂价表面上并未调整,全棉坯布报价则持续小幅下滑,整个现货市场对郑棉反弹的支撑力度非常弱。
“银十”过后市场降温
坯布订单缺失 回款困难
告别温和上涨的“银十”行情,面料市场开始显现疲态。
近期,多地面料市场监测显示,产品销售出现回落,市场成交环比下降。面对当前市场的严峻形势,虽然部分面料企业接单不力,“日子”过得很辛苦,但也有不少企业凭借着创新产品超群出众,继续保持销售增长。
没有赚到钱是今年大多数织造厂的现状。部分中小织造厂维持低开工率,个别保持来单生产,无单停产。比如某厂商介绍,近期出货10万米坯布,客户出价4.1元/米,厂家亏损0.3元/米生产,企业日子之艰难可见一斑。
多数企业表示近期回款困难,往年一般都是一手交钱一手提货,今年却是先付少量订金,尾款一拖再拖,造成企业资金压力非常大。
“去年这个时候,坯布在车间门口堆积如山,爆仓现象是家常便饭,但今年的情况截然不同,最近接连几个订单我谈着谈着就没了。” 浙江某面料企业业务经理表示,在她印象里从来没有见过气氛如此冷清的11月。“订单量同比去年减少了大概3成左右。但是,这已经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据我了解,绍兴有不少小型企业已经放假停产。”
根据中国·柯桥纺织指数显示,11月中上旬,当地纺织市场服装面料销售环比回落,传统市场成交环比下降,连日价量环比下跌。对口客商入市认购局部回缩,大众面料市场成交环比下降,秋季面料现货成交环比回缩,初冬季跑量产品现货成交和订单发货环比下降,价格环比下跌。其中,纯棉、涤纶、涤粘、涤氨、粘胶面料成交价量下跌,拉动服装面料价格指数环比下跌。
江苏面料市场的情况也如出一辙。“往年‘金九银十’过后,染厂进仓虽会有所减少,但因为前期进仓量大的原因,11月中上旬基本还处于比较忙碌的阶段,染厂开机率可达90%,但今年监测到的开机率仅有56.8%。” 盛泽化纤布匹市场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石丽菁坦言,现在的面料市场形势不理想,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广东地区,市场表现也不容乐观。据佛山当地媒体报道,当地面料企业开机率低位运行在30%左右,喷水织机关停增多。
隆众资讯分析师齐金月表示,目前,面料市场整体成交冷清,新单数量少且散,虽局部有“双11”补单,但实际数量有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东部分纺织集群停业,一些订单转移至江浙地区,但考虑到运费成本等问题,转移数量有限,江浙地区织造企业综合开机率暂时也很难得到改善。
“现在服装企业首选清库为主。目前,少量工厂反馈订单能维持至12月初附近,库存备货的积极性并不高。”齐金月判断,后续织造开机率难被逆转,预计短时间内,面料市场仍会处在低位震荡运行的态势。
据调查,进入11月中旬,距春节越来越近,一些棉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加大贷款的回收、催缴力度,对部分赊欠拿货、1-3个月账期及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等采购模式不认可/不接受,也导致棉纱、坯布销售进度减缓。
来源:中国棉花网、中国纺织报、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