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染化交易市场!   请登录   预注册
 
 关于平台

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转型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在线化和金融化”是传统企业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道路,同时“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产业链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染化交易市场,作为服务于染化产业链的“交易市场+供应链金融”平台,将集信息展示平台、企业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媒体发布平台于一体。真正帮助传统染化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3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止跌回升,外贸企业千方百计争“主动”
2023年04月18日 10:05 dyeschem.dazpin.com

经历了今年前两个月18.5%的下滑,3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现止跌回升。

海关总署4月13日发布的统计快讯显示,以美元计,一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下降6.8%。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出口320.7亿美元,同比下降12.1%;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351.6亿美元,同比下降1.3%。以人民币计,一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长0.71%。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出口同比下降5.1%,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同比增长6.7%。

在如此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下,纺织品服装出口趋稳的局面来之不易。这一方面基于我国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另一方面,更是与春节后企业积极复工复产、奋力开拓市场的努力分不开的。

准确预判市场走势

在河北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省纺”)董事长、总经理李泽峰的工作日程里,公司在国内外的各类纺织专业参展计划已经排到了2014年1月。4月份的美国纺织行业工装展、7月的澳大利亚中国纺织服装服饰展,到8月上海的中国国际家纺展、9月的德国科隆婴童展……一个接一个排得满满当当。李泽峰告诉《中国纺织报》记者:“今年初我们参加法兰克福国际家纺展,成本投入50万元,三天展会名片回收了几百张,有采购意向的客户订单拿到120多个。”参展归来后,公司又忙着跟客户沟通产品细节、确认订单,“现在小单已经开始出货了”。

近几年,搞纺织服装外贸的人都感到出口“年年有困难”,然而,一年年又在克服困难向前走。在这个过程中,纺织业的发展韧性也在不断增强。2022年,我国纺织行业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在出口高基数、海外需求不振、订单数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下,今年以来,我国纺织外贸着实承受着较大的发展压力。

傅海彤是河北省纺外贸业务负责人,她的切身感受是国外大型超市的销售进度缓慢,采购量明显放缓。她认为,今年前期纺织外贸面临的形势会比较难,估计下半年市场需求将会有所好转。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信息部负责人朱宇星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她表示,不少纺织出口企业反映,当前海外市场的去库存还没有到位,我国纺织出口企业的在手订单基本保持在五六月份。根据目前情况预测,新的采购需求在今年进入二季度后会有些起色,“也有些出口企业认为,市场需求复苏要等到七八月才能感受到”。

做优做强特色产品

市场形势越严峻,越容易出现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在李泽峰看来,发挥产业自身优势,依靠差异化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占据主动。

与很多纺织出口企业不同,河北省纺出口特色是“行业纺织品”,即为医护、警察、消防等行业及公共服务部门提供工装制服类产品。这就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按要求提供具有阻燃、耐磨、防静电、拒污等等各类不同功能的工装。这一领域特点是入圈难,但进入后踏实做,市场也会保持相对稳定。

“行业纺织品的出口渠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我们也是花了很多年时间才进入这个圈子成为供应商。目前我们的工装产品对美国的年出口规模目前约为2400万-2500万美元。” 李泽峰谈道,“行业纺织品虽然需求相对稳定,但有其独特的市场运作和流转特点:产品一部分在客户手里使用,一部分在仓储,另一部分出口运输在途。产品的三种状态需要无缝衔接,供应商须根据客户的使用需求,准备足够的货物量用于产品在更新和租赁洗涤时的补充流转。仓库备货如果多了会占压流动资金,备少了会供应不上,需要有大数据建模来精准计算,合理调配产品的供应,以达到最优的运作模式。”

湖南东一工贸有限公司主营各类成衣和麻类面料产品出口。公司的服装业务部门经理周伟平告诉记者,亚麻面料是企业的优势,虽然全球纺织供应链有转移的趋势,但是短期内面料的生产加工转移不会那么明显和快速。公司具有从亚麻原料、纺纱到织布、染色的垂直供应链生产能力,擅长梭织亚麻纯纺、混纺等多品类生产,近年来也采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新设备,提升生产能效,加强成本控制,抓住机会筑牢优势。

抓住新兴市场机遇

在当前形势下,为了减少单一市场需求下降给外贸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把眼光投向新兴市场,以多元化的出口格局来化解风险。“以前很多外贸企业都主打欧美市场,现在我们更集中把精力放在冷门国家,避开传统的北美、意大利、德国等市场。”杭州君熹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智晓说。自从2015年底中澳自贸协定生效以来,郑智晓一直关注澳大利亚市场,抓住双边贸易关税减免的政策利好,8年来持续深耕澳大利亚市场。一方面,不断优化企业在国内的供应链,沿着产业链垂直纵深,加强与东莞、嘉兴等地的纺织生产企业的对接;另一方面,通过海外展会获取更多的资源和信息,使产品更好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

在不少企业订单下滑的情况下,杭州君熹另辟蹊径的做法规避了一定市场风险。企业在去年11月参加的澳大利亚中国纺织服装服饰展上,白天在展会上接待的采购商下单,当晚就收到了预付的订单全款。“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加大海外参展的力度,做好公司的品牌形象宣传,加深客户对我们的印象。”与此同时,郑智晓还筹划着继续提升营销和服务水平:“我们要在澳大利亚增加本地化营销,为客户提供澳元结算。此外通过开展门对门服务,将产品直接为客户送到仓库,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来源:纺织报